回到頂端
|||
熱門: 寒流 望僕號 味全龍

腸道健康嗎?看大便、放屁、皮膚就知道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惠姍/台北報導 2016.03.01 00:00

腸道除了是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醫師指出,當腸道老化或是腸道菌叢生態失衡時,腸道內產生的毒素會被運送至全身,侵入並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而引發過敏症狀。一般民眾若想了解腸道的健康的狀況,建議可以從觀察自己的大便、放屁,以及皮膚3指標著手。

一般民眾若想了解腸道的健康的狀況,建議可以從觀察自己的大便、放屁,以及皮膚3指標著手。

腸道老化、腸道菌叢失衡 當心免疫系統出問題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腸胃科主任邱啟賢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在健康的腸道中,大便會被迅速排出,並不會產生太多內生性毒素。但是,當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長期食用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或是長期處在壓力下、慢性疾病以及藥物等,就會導致腸道老化、腸道菌叢生態失衡。

當腸道不健康時,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以及腸道的廢物,經腸內菌分解後便會產生毒素,這些內生性毒素會被運送至全身,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進而引發過敏、癌症等病變。腸道健不健康對人體影響甚大,除了定期做大腸檢查外,一般民眾若想了解腸道的健康的狀況,建議可以從觀察自己的大便、放屁以及皮膚3指標著手。

大便狀態反映腸道健康 健康便便這樣看

【指標一:大便】

一般來說,大便的狀態會受吃進去的食物、飲水量、腸道菌叢狀況、消化能力等因素影響。成年人每天正常的排便量約介於100~300公克之間,健康大便的顏色應呈現土黃色;大便軟硬度適中,大約為成熟香蕉的硬度;大便的形狀為香蕉狀,每條大便約為半條香蕉的長度,每次會排2~3條;若三餐飲食膳食纖維攝取量足夠,健康的大便會浮在水面上,而且味道很淡無臭味。

腸道健不健康 大便4指標判別

邱啟賢醫師指出,若消化能力出問題,或是腸道菌叢不平衡,大便就會出現狀況,建議民眾可以從糞便顏色、形狀質地、氣味、次數等4部分判別。

判別一/大便的顏色

NG便便1:黑色大便

大便的顏色大部分來自膽汁,少部分來自食物或水分。當出現黑色大便時,代表大便累積在腸道太久、腸道的壞菌太多,或是大便中的膽汁濃度過高。此外,有些藥物如鐵劑、鉍鹽也會使大便變黑。若大便長期都呈現黑色,就要小心是否為腸胃道出血,建議找醫師諮詢。

一般來說,大便的狀態會受吃進去的食物、飲水量、腸道菌叢狀況、消化能力等因素影響。

NG便便2:綠色或墨綠色大便

由於膽汁為墨綠色,小腸中食物的殘渣,通常會被膽汁染成墨綠色,經過腸胃道細菌的作用再轉變成黃色。當大便呈現墨綠色時,代表腸道細菌作用不足,也有可能是消化不良、腹瀉所導致。

NG便便3:灰白色大便

大便呈現灰白色通常與肝膽系統有關,可能是膽汁分泌過少。通常膽結石的患者,會因膽管堵塞,膽汁無法排到腸道裡,而形成灰白色的大便。

NG便便4:紅色大便

紅色的大便可分為鮮紅色及暗紅色兩種。若大便的顏色是鮮紅色,而且血液會直接滴落馬桶內,用衛生紙擦拭肛門時也有鮮血,有可能是痔瘡或肛裂導致;若大便顏色為暗紅色,則有可能是腸癌造成。若長期都有血便的現象時,建議應就醫求診。

此外,出現紅色大便還有一種狀況,可能是吃太多含天然花青素的紅肉火龍果、番茄或胡蘿蔔,這些食物中的天然色素會將大便染成紅色,通常停止食用便會恢復正常,不需過度擔心。

判別二/大便的形狀

邱啟賢醫師表示,根據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大便依其軟硬度及形狀可分為7型。除了這7型的大便外,一般人還常會出現黏滯型的大便及細長型大便。那麼這些不同的大便形狀,可以反映出什麼腸道狀態呢,讓醫師一一為大家解析。

第一型~第二型:顆粒狀大便、表面有凹凸的香腸便

出現又乾又硬一顆顆像羊屎般的大便,或是表面有凹凸的香腸便時,表示糞便停留在大腸的時間太長,大便的水分含量過少。出現這2類型大便的人,常伴有便祕的狀況,通常是水分與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腸道蠕動功能較差導致。

根據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大便依其軟硬度及形狀可分為7型。

第三~四型:表面有裂痕香腸便、表面光滑香蕉便

此2類型為健康的大便,尤其第四型為理想大便的形狀。

第五型:柔軟的塊狀大便

出現這類型的大便時,代表腸道吸收能力出問題,無法有效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及養分。

第六型:糊狀大便

出現糊狀大便時,表示腸道菌叢分布失衡、壞菌太多,或是蛋白質吸收失常的症狀。

第七型:水狀大便

當大便如水呈現液體狀態,無固體塊狀時,代表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的腹瀉現象,建議應立刻就醫治療。

黏滯型大便

若大完便後發現便便黏在馬桶上,沖都沖不掉,大多是與吃太多高油脂、高蛋白和高精緻澱粉的食物有關。通常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多攝取蔬果與水分,就可以改善。

細長型大便

出現細長型的大便,代表腸道推力不夠、腹部肌無力,或是進食量不足、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建議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與水分,才能製造出條狀飽滿的健康便便。

判別三/大便的氣味

優質的健康大便,通常味道不會太重,會出現臭氣沖天的大便,通常是因為吃太多的高蛋白食物或肉類,或是當食物中的白質或脂肪沒有完全被消化吸收,就會產生惡臭味。

判別四/排便次數

食物從入口到變成糞便排出約需要2~3天的時間,食物殘渣是一點一點地「存」在直腸,累積足夠的份量才會排放,所以今天排出來的糞便,可能是前3天的食物殘渣。因此一天排便1至2次,或3天排1次,都是在正常範圍內。排便次數若3天少於1次就算便祕;1天大於3次以上,則有腹瀉疑慮。

除了觀察大便外,每天都會排放的「屁」也能反映腸道狀況。

【指標二:放屁】

邱啟賢醫師表示,除了觀察大便外,每天都會排放的「屁」也能反映腸道狀況。大腸內有許多腸內菌,當未被小腸消化吸收的物質抵達大腸時,腸內細菌就會分解這些物質,而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氣體,當這些氣體往下從肛門排出,就是放屁了。

腸道若健康 排出的屁是無味的

一般而言,正常人一天平均放5至10次屁,平均約排出500毫升的氣體,健康的腸道所排出來的屁通常味道較輕。民眾可以從放屁的味道、頻率,判別腸道健康狀況,以下提供3種放屁的狀況供大家參考。

情況一:無屁

出現無屁的狀況,通常是因為肛門較鬆,不知不覺中就排掉了;肛門比較緊的人,則是會積到一定程度的氣體才排氣。因此沒感覺到有放屁,並不代表沒屁。

情況二:多屁

屁太多有可能是腸道消化不良,產生太多食物殘渣,被產氣菌分解產出較多氣體所導致;也可能是因為吃了太多地瓜、洋蔥、高麗菜、豆類及其他豆製品等產氣的食物;或是糖尿病導致。但要特別注意,如果出現連環屁、屁味較臭,且伴隨有便血的情形時,建議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情況三:臭屁

屁的味道主要與攝取的食物、腸道的內好壞菌,與排便是否正常有關。若放出來的屁奇臭難聞,主要是因為攝取的肉類、蛋等蛋白質食物在腸胃道消化分解後,產生硫的硫化氫與甲硫醇等具有臭味的氣體。依臭味不同可分為以下2種狀況:

臭油味:脂肪在腸胃中消化不良,就會出現臭油味的屁。

臭雞蛋味:臭蛋味為吃進去的蛋、肉類蛋白質消化不良所致。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其實不一定

俗話所說的「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但其實排出的氣味則與吃下去的食物有關;放屁聲量大小,則與氣體衝擊肛門括約肌的速度和力道有關,因此單純從聲音無法判斷屁臭不臭。

脾胃與外在的皮膚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唯有當氣血充盈、脾胃健運良好,才會有健康的膚色與光澤。

【指標三:皮膚狀況】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中醫認為最容易影響膚色的,當屬肝、脾、腎三臟。中醫理論認為人的膚色是由內在的臟腑調養,擁有健康的皮膚是靠體內臟腑的精、氣、神來維持的。脾胃與外在的皮膚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唯有當氣血充盈、脾胃健運良好,才會有健康的膚色與光澤。

脾胃功能好 氣色自然紅潤有光澤

脾胃主要負責消化、吸收及代謝,也與人體的免疫力有關係,當面色紅潤、皮膚細白光滑,代表身體內臟腑經絡功能正常、氣血充盛,以下列出3種臟腑功能與氣血失調出現的皮膚狀況:.

狀況一:皮膚暗沉

中醫師周宗翰指出,一般人多吃肉少吃蔬菜,飲食不均衡容易導致便祕,便祕會使自律神經功能變差、皮膚血液循環不佳。若長時間便祕,腸道中腐敗的糞便在腸中會更加腐敗,使壞菌大增進而產生有害物質,這些在腸道產生的有害物質,會藉由血液循環影響皮膚的健康。

腸道宿便所產生的毒素,更是皮膚的頭號殺手。一旦脾胃的運化失常,不僅會讓腸道環境產生惡臭的氣體,也會使營養素無法充分吸收,導致人體的免疫力減弱,不僅容易到疲倦,皮膚也會產生暗沉的狀況。若想要改善皮膚暗沉,排除宿便是首要任務,建議在早晨盡量多喝溫開水。

狀況二:皮膚乾燥、蠟黃

平時若皮膚容易乾燥,則要考慮平時是否過於勞累、愛吃烤辣炸類食物、熬夜等,這些習慣容易使體質燥熱,影響脾胃氣機循環,也會導致面色較為蠟黃,而易有暗沈斑出現,想去除皮膚乾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純正的蜂蜜水就是一個補水養陰的好食材。

不過,由於蜂蜜內可能含有某些細菌,嬰幼兒、腸胃道過於敏感,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人應避免食用,建議改吃助健脾胃、補中氣的蓮子粥。

狀況三:皮膚蒼白

若臟腑功能失調、氣血虧虛、精氣不足、陰陽失調,膚色就容易蒼白無血色,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意即脾在五臟中主要是吸收營養後,再滋養其他的臟腑,所以中醫的脾主統血,也主肌肉、主四肢,所以說是氣血的生化之源,如果皮膚慘白大部分是屬於血虛體質。

這類型的朋友平常會覺得容易疲倦、頭暈,有時也會有心悸,且舌質會比較淡、白;舌苔比較薄、白;女性朋友會發現經血的顏色比較淡、稀。當出現以上這些症狀時,建議可以從補血與健運脾胃下手,可以吃點四神湯調脾養胃,促進營養的吸收,改善血虛導致皮膚蒼白的狀況。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3680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