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面衝擊的解方當然是尋找替代來源。有認為由於過去陸客團人數過多,犧牲了各觀光景點與周邊設施的旅遊品質,國人在國內旅遊的意願也降低。因此,不少台灣網友戲稱,陸客團減量根本是蔡英文的政績、而非包袱,並聲稱在國內景點旅遊的意願因此提高了。不過這個說法在統計實證上未必有據,因為過去兩年雖然陸客來台人數持續成長,但觀光局統計國人國內旅遊的「旅次」仍成長了快10%;來台觀光的韓國客更比過去增加了24%。同時,觀光局過去兩年的統計也顯示,國人規劃國內旅遊的三大考量因素是「交通便利」、「主題活動」、「品嚐美食」(合計將近七成);而對景點最不滿意的各項因素都低於1%。雖然上述資料欠缺直接以「陸客」為變因的調查,但就上述幾個間接指標來看,陸客團未必真的顯著影響國人國內旅遊意願。
另一個可能的替代是對外國旅客的吸引力,也就是以「少陸客」為號召。不過這一點在蔡英文當選前聲稱「持續歡迎陸客」、並不會主動限制陸客來台數量來看,並不在政府的觀光政策規劃考量中。同時,這種宣傳訴求在國際觀感上恐怕極不妥適,造成反效果的可能性恐怕大於正面效益。故此,台灣觀光產業本身固然維持成長,但陸客團的限縮勢必帶來產業經濟的負面衝擊;而旅遊品質即使因此提升,也未必能刺激出「新的」或「比本來更多的」觀光收益,來取代本來有的成長。民意反應的政策衝擊經濟的負面衝擊固然不可諱言,但獲利受損的不會只有台灣產業,也包括經營相關業務的大陸公司—也就是說,其實陸客減量是一招「七傷拳」,傷敵一百,也須自損。然而觀光經濟的衝擊只是陸客減量政策的一個面向,其對於兩岸交流的氛圍與政治效應也是必須考量的。
陸客減量的消息從選前(2015年11月)就有傳聞,本來可期待的政治效應,第一種是透過觀光產業界中金錢與選票的壓力,為國民黨的選舉添助力。 第二種潛在的效應,是台灣普遍民眾對於觀光產業「之後」附隨而來的其他經濟面向衝擊(例如服貿、貨貿簽署進程)。無奈選舉結果選舉表明,這兩種中共官方期待潛在效應並沒有發揮。輿論所呈現的民情,反而是兩個負面結果:其一是民眾對此一政策的象徵意涵產生反感;再者,一旦陸客真正減量後,若政府與民間確實為觀光產也找到陸客以外的獲利來源,則台灣對陸客觀光的依存度不但下降,也可能給其他產業帶來示範效應,鼓勵台灣產業思考將市場自大陸移往他處的可行性。台灣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而事實上,日本「週刊現代」週刊也在2月3日報導中共頒布新規定,限制陸客赴日觀光消費的額度,並加強查緝入關免稅品是否符合限度等作為,讓台灣不是「陸客減量」的唯一受害者。然而旅日台灣作家劉黎兒觀察分析認為,此舉不但不會實質影響日本觀光產業,更有輿論以「謝謝習近平」的說法,喜迎陸客減少赴日的潛在可能,提升日人的生活品質與「高品質觀光客」旅遊意願。即使如此,這仍然被解讀為一種「不友善」的規定。
中共在一週內接連發布對台、日緊縮觀光旅遊的政策方針,初步評估都是「經濟面有影響但不至於撼動」,而民情輿論不但無懼經濟影響,甚至是樂觀期待陸客減量後生活與觀光品質的提升。這樣的方針對各方國力、實力的影響不大,卻徒增彼此之間政治關係的緊張,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的做法。至於中南海背後的動機為何,以及政策面上是否會進一步緊縮,還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