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路冒雞肉絲菇?下肚腹痛血便 台灣人被「它」騙最多

NOWnews/ 2016.02.03 00:00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毒草當野菜,台灣人上「綠褶菇」的當最多!食藥署今(3)天公布最新統計,國內99至103年間,共發生16件民眾採摘野外植物加菜的中毒事件,其中以把「綠褶菇」錯當可食用的雞肉絲菇、白色雨傘菇等6件最多,吃出腹痛、血便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至於中毒事件發生最多地區,以南投高居全台第一。

根據食藥署統計,國內每年平均都會發生3至4件野外植物中毒事件,其中民眾最容易誤認而出事的毒草、野菜「雙胞胎」,除了把「綠褶菇」當雞肉絲菇下肚之外,「姑婆芋」、「歐洲黃菀」也常被錯認為可食用的芋頭和山茼蒿。

食藥署科長林旭陽表示,以99至103年間的16件中毒事件來看,誤食「綠褶菇」6件最多,其次為「姑婆芋」2件以及「歐洲黃菀」1件,其他常見毒草還包括長的像刺五加的「丁公滕」、「大苦薯」、「美洲商陸」、「曼陀羅」等,都有民眾因吃下強弱不一的天然毒素,引發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

101年新北市就有一家越南小吃店,向菜販買到不慎摻了「姑婆芋」的芋頭煮成越南酸菜湯,害客人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

林旭陽說,姑婆芋與芋頭相似,不過,芋頭葉面具有絨毛,若滴水會在葉面上凝結成水珠,是分辨兩者最大的不同,另姑婆芋地下根細長偏黃色,姑婆芋所含植物毒素成份「草酸鈣、氰酸及生物鹼」會使誤食民眾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甚至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等。

另常被錯當成山茼蒿的「歐洲黃菀」,生物鹼會造成肝臟方面的損害,嚴重會導致死亡;「綠褶菇」則在誤食後1至3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食藥署強調,由於許多有毒植物,即使經驗豐富的專家都不易從外觀上加以區別,呼籲民眾切勿食用來路不明的植物,或自行採摘,以免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