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馬英九的背影

美麗島電子報/單厚之 2016.01.28 00:00
任期還剩下100多天的馬英九總統,卻突然宣布要親赴太平島。雖然總統府表示外交部「已將此規劃正式通知相關友邦」,但消息傳出後AIT隨即跳出來表示「失望」,認為這個行動極無助益,也無法為南海紛爭的和平做出貢獻;反倒是對岸的反應正面許多,國台辦藉機重申維護主權是兩岸共同義務。 馬英九要登島的新聞,是三立新聞網昨晚的獨家,各家媒體第一時間似乎沒當一回事,沒有任何媒體跟進,直到總統府今天早上出面證實。總統府的新聞稿中提到已經告知友邦,同時也邀請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派員參加,但隨即遭到蔡英文拒絕。 巧的是,8年前,前總統陳水扁也是在新國會組成的隔天,於2月2日登上太平島。當時仍在競選總統的馬英九說,「看守總統」應把社會安定、國家安全維護好,並把總統選後移交的工作做好,「這就是對憲政體制最大的貢獻了」。如今主客易位,馬英九的臉被自己打腫了;民進黨也被自己當年替陳水扁辯護的話噎住了。 馬英九前往太平島的消息看似突兀,但若再仔細觀察一下最近媒體的風向,就會發現特定的一些媒體,不約而同都刊出了一些主張馬英九登島的投書或評論,這也的確是馬英九過往習慣的操作模式。合理的懷疑是,如果不是媒體報導點破,馬英九未必會提前公布這個行程,應該也不會邀蔡英文派員同行,而會等到回來之後才對外說明。 馬英九要去太平島不可能是臨時起意,之前一定做了很多的前置作業。選在1月28日,新國會尚未組成之前成行,是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馬政府都還有完整的執政正當性(即便民進黨接受多數黨組閣也一樣)。當然,總統視察國土,也可以解釋為總統權力的合理行使(如同寒害勘災一般),但此事連帶影響的層面廣,用限縮的解釋保險一點,也省得新上任的國會議員批評。 從美、中兩方的反應就可以知道,在南海問題逐漸升溫的情況下,馬英九此舉將牽動美中台未來的關係。如同馬習會一般,馬英九似乎又試圖建立一個新的框架,讓未來的領導人和政府,繼續走在過去8年的軌道上。即便談不上違法,但從政治倫理上來看,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不過就在幾天前,蔡英文和民進黨為了拒絕提前多數黨組閣,把總統的權力吹上了天,甚至還說多數黨組閣「違憲」。蔡英文甚至還說「會尊重馬總統在最後任期的職權」,如今言猶在耳,也沒辦法把說過的話硬生生吞回去。民進黨原本都認為,馬英九拋出多數黨組閣是包藏禍心;如今看來,倒像是馬英九算準了民進黨不要,一步一步的請君入甕。 馬英九和陳水扁一樣,卸任時都是執政不佳、聲望破底,帶領的政黨遭民眾唾棄而大敗。陳水扁執政後期內外交迫,內政不佳、外交也一塌糊塗,2006年搞出個「迷航之旅」,總統專機飛在天上,差點找不到地方降落。2008年1月出訪瓜地馬拉、聖露西亞,美國甚至不讓陳水扁在本土落地,只同意在阿拉斯加落地加油就走,而友邦的接待規格也問題一堆。1月18日「畢業旅行」剛返國,陳水扁又在2月2日登太平島。 馬英九的內政一樣不佳,但由於兩岸關係改善,國際處境倒是比陳水扁執政時期好上許多。執政不佳的陳水扁,外交是唯一剩下的舞台;同樣執政失能的馬英九,也只剩下兩岸可以誇口。從去年的馬習會到明天的太平島,馬英九隱然也走在陳水扁的老路上。 一再強調「字典裡沒有看守」的馬英九,直到最後一刻仍然堅持「做好做滿」,不願面對自己執政失敗、眾叛親離的現實。對馬英九而言,所有該輸的、能輸的都已經輸光,再也沒有任何需要顧忌之處,反而可以大膽、放手追尋自己的「歷史定位」。 馬英九或許堅信,歷史終究會還自己一個公道。但如果過度執著,甚至孤注一擲,恐難免重蹈「迷航」的覆轍。在追求歷史定位的同時,馬總統或許也該想想,在520走出總統府時,有沒有可能留下一個讓人懷念的背影。 【圖片來源:中評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