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北藝大傳研中心「未來‧傳統實驗基地」《東南亞閩南布袋戲展》

中央社/ 2016.01.27 00:00
北藝大傳研中心「未來‧傳統實驗基地」《東南亞閩南布袋戲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0127 10:03:19)北藝大傳研中心「未來‧傳統實驗基地」最新展覽《東南亞閩南布袋戲展》熱鬧開展中,這是臺灣首次以泛閩南文化視角探討布袋戲在亞洲各地的流變,透過展覽中,不但可見到古老的傳統布袋戲偶,另也展出布袋戲回應各地文化與時代需求產生的演進,並與活動期間安排多場講座與工作坊,展期自即日起至2016年2月29日止。

布袋戲在歷史記載中大約於清初出現,流傳至今約有200年的歷史,在民間發展出各流派。在亞洲國家,不只在中國、臺灣可以見到,隨著「下南洋」的移民行跡,在東南亞國家也有布袋戲劇團演出,在不同地區演變、融入當地文化。

因此,探究亞洲地區布袋戲的演變,研究範圍可謂極廣。除戲偶造型、尺寸;舞臺雕刻、大小、造形;演出口白、後場樂曲等表面上的異同外,更可深入討論社會文化的影響,反映當時的人文歷史脈絡。

此次展出的戲偶則是活動另外一個亮點。其中,東南亞閩南布袋戲劇團所使用的戲偶範圍很廣,但基本上都延續福建的傳統。當地的劇團都擁有從中國來的古老戲偶,仔細端詳不同時期的戲偶演變,可發現新加坡與印尼的當地刻偶師都在福建的傳統上發展出他們自己的戲偶臉譜;在檳城,劇團依舊在演出時使用古老的戲偶,在反覆重新上漆,並換上新的戲服後,形成了獨特的檳城風格。而反觀在臺灣,金光布袋戲則開啟了全新的、毫不受限的戲偶創作形式。

這些變遷的脈絡不僅透過文物的形式展現,在展覽中亦搭配臺原偶戲館羅斌館長在東南亞各國採訪調查時拍攝的紀錄片,透過珍貴的影像記錄,觀眾更能具體的了解閩南布袋戲與華人文化在時代流轉中曾經歷的各種故事,知道我們從何而來、現在仍擁有的寶貴事物是什麼、在世界的版圖中站在哪個位置。

布袋戲是亞洲表演藝術中十分獨特的劇種,它將持續以傳統的樣貌在新生的道路上創造自己的舞臺。偶總是與時並進,永不過時。

展覽期間:即日至2016年2月29日(一)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10:00-17:00,國定假日照常開放,活動網站:cta.tnua.edu.tw。

Facebook粉絲頁:未來.傳統實驗基地The FuturePast Lab

訊息來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87337.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