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陸經濟成長跌破七 學者:別只怪大環境

中央商情網/ 2016.01.19 00:00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016年1月19日電)大陸官方今天公布2015年經濟成長率為6.9%,是25年來最低。學者表示,這固然有大環境的客觀因素,但也有大陸內部自己沒有做好的部分,亟待調整。

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2015年第4季和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大陸2015年第4季GDP年增6.8%;全年GDP年增6.9%,是1990年以來首次跌破7%。

大陸國家統計局長王保安在記者會中表示,全球的市場和供需都發生變化,6.9%的經濟成長率仍符合中高速成長的目標。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陸銘對中央社記者表示,過去已開發國家經濟繁榮拉動對大陸生產需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美歐復甦不足,大陸的人口紅利也在消失,這些都使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面臨下滑。

但他認為,大家太強調客觀因素,其實還有很多政策是自身可以改善的,譬如大量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特別是醫療和教育的投入不足,而這些對提升GDP和支撐經濟發展有幫助。

大陸幅員廣大,他主張在人口流入地要增加公共服務建設的進程,在人口流出地不要再投入無效的資金,該關的工業園區要關。

陸銘做過研究,在大陸的戶籍制度下,外來人口比起有當地戶籍的人,平均消費要低20%,原因包括:社會保險不足降低消費意願、無法落地生根降低置產意願、預期將回老家收入會減少也減低消費意願。

他認為,透過戶籍改革和提供公共服務,讓約2.7億的農民工可以在城市安居,消費首先就會增加。

陸銘主張,當前官方提出的「供給側改革」一定要有空間概念,過去在較不開發的內陸地區一直建設工業園區,但企業不來,造成內陸地方政府欠了很多債,「這種鼓勵政策是錯的」。

他說,一個地方能否發展適合產業,還是要看地理條件,應當扭轉過去認為低度開發地區就該發展工業的思維。

王保安上午在記者會中提到,大陸正處於產業轉型的陣痛期,高耗能的6大行業關停減產拉低了GDP,但長期來說,這樣的去產能對經濟發展有利。

陸銘提醒,民營企業調適去產能非常快,問題在於國有企業。如今中央政府有決心處理生產不符需求卻又霸占資源的「僵屍企業」,但他認為,到地方政府不見得能完全落實政策,最好的方法還是讓市場經濟成為配置資源的力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