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抹黑民進黨過半反而不利改革

美麗島電子報/郭正亮 2016.01.11 00:00
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部分民主派為了呼籲把政黨票投給小黨,開始提出一些違反民主理論、違反先進民主國家經驗的奇談怪論,主要有二: 一、把先進民主國家很常見的「一黨過半」,抹黑成「一黨獨大」。 二、把先進民主國家很常見的「完全執政」,抹黑成「必然完全獨裁、不能完全負責」,甚至還抹黑成「必然完全失敗、完全倒退」。 順著這種奇怪邏輯推論到最後,令人驚駭的是,這些分明支持蔡英文當家的小黨民主派,竟然得出和國民黨完全一樣的結論:「不能讓民進黨整碗捧去」! 問題是,在先進民主國家,執政黨得到多數民意,掌握過半席次,往往是啟動新政、帶來改革突破的關鍵時刻,從來沒有人會把「一黨過半」抹黑成「一黨獨大」,更不會有人把「完全執政」曲解成「完全獨裁」。 例如實施總統制的美國,最讓民眾懷念、政績最好的總統,都是同時掌握行政權和國會多數的總統。例如1933-45年推行新政改革、領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民主黨總統羅斯福,如果不是因為掌握國會多數,根本不可能有效推動施政。 另如1980年啟動美國經濟革命的共和黨總統雷根,也是因為個人魅力所帶動的選舉風潮,導致共和黨在參議院一舉增加12席,打破了26年民主黨壟斷成為參議院多數黨,才能結合國會雷厲風行推動空前改革。 按照小黨民主派的奇怪邏輯,不管是羅斯福或雷根總統,必將因為掌握國會多數導致「完全獨裁」、「完全失敗」、「完全倒退」!但直到今天,這兩位總統仍然是美國人心目中,最能開創新時代、最具有領導力的政治領袖! 至於實施內閣制的老牌民主國家英國,最讓民眾懷念、政績最好的首相,也都是遙遙領先過半、掌握國會超級多數的首相。例如1979年啟動英國經濟革命的保守黨首相柴契爾,當年就贏得三分之二國會席次;另如1997年啟動英國社會革命的工黨首相布萊爾,當年也同樣贏得三分之二國會席次。 按照小黨民主派的奇怪邏輯,不管是柴契爾或布萊爾首相,必將因為掌握國會超級多數導致「完全獨裁」、「完全失敗」、「完全倒退」!但直到今天,這兩位首相也還是英國人心目中,最能開創新時代、最具有領導力的政治領袖! 蔡英文1月9日在高雄造勢會場上,就以陳菊市長2014年首度掌握市議會多數為例,表示「高雄施政所以可以更順暢,就是因為民進黨在議會過半」,「這證明一件事,就是如果民進黨過半,絕對不會像國民黨一樣完全執政、完全不負責」,「讓民進黨過半,行政立法一條線,改革才會加速度」。 民進黨首度掌握高雄市議會多數,使陳菊市長能夠更有效推動新政,也使陳菊市長能在2015年5月「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最高分81.4分,榮獲最高五星寶座。奇怪的是,這些反對民進黨在國會「一黨過半」、認為「完全執政必將導致完全獨裁」的小黨民主派,也很肯定掌握議會多數的陳菊市長表現。 我們不禁要問:既然陳菊市長在高雄掌握議會多數「完全執政」,可以開創出有別於國民黨的新時代,為何蔡英文總統在中央掌握國會多數「完全執政」,就必然導致「完全獨裁」、「完全失敗」、「完全倒退」?小黨民主派如此明顯的邏輯謬誤,如何讓人信服? 更重要的是,蔡英文總統所接下的苦難台灣,是遭到國民黨惡政蹂躪八年、千瘡百孔、百廢待舉的台灣。蔡英文總統完全沒有緩衝期,更不要說蜜月期,不管是兩岸穩定、經濟升級、TPP挑戰、財政危機、年金改革、社會住宅、區域規劃,都迫切需要在今年提出解決之道,都迫切需要強大國會多數作為改革後盾。 台灣處境如此艱危、經濟如此嚴峻、問題如此深重,正需要蔡英文總統結合民進黨國會多數,才能施展魄力開創新時代。相形之下,小黨民主派在台灣危急存亡之秋,卻只關心小黨能否多分配席次,能否有效制衡民進黨,這種「權力制衡至上、解決問題其次」的思維,對台灣未來充滿危機意識、對台灣充滿改革期待的多數民眾來說,恐怕也不能接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