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中國應重視台灣人民的感受(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6.01.10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中國與台灣雖為同文同種且很多文化、語言、方言皆有很大之類同,惟自1949年兩岸分裂分治以來、很多政治典章、生活習慣、經濟制度、社會風俗習性已有很大之差異性;就從文字來說台灣還是使用老祖宗留下的繁體字、中國大陸港澳等地則使用簡體字,其他政治制度與社會風俗習性經過七十年來的各自發展已或多或少有明顯的差別,若無專家學者從旁解說還不太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義真諦;所以兩岸目前還是應多交流以促進彼此之相互了解,中國大陸尤其要多了解國民黨這七十年來在台灣所施行的高壓統治和愚民教育與恐共政策,致而讓台灣人民無法了解真正的國民黨與國共鬥爭三十年的歷史真相,國民黨把自己講得太偉大太仁慈太和善太完美而把共產黨講成專門打家劫舍、姦淫掠奪、無惡不作的「萬惡共匪」;一直到李登輝先生繼承蔣經國擔任總統取消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後兩岸交流逐漸熱絡之後,台灣人民(包括筆者在內)才開始了解共產黨的廬山真面目、也才認識到過去三十年間對共產黨的瞭解完全是一場莫名其妙的誤會,完全是慘遭國民黨政工領導人如蔣經國、王昇、許歷農之輩的詐騙,在他們的欺瞞教化之下共產黨就是一群無惡不作的盜匪(故稱為共匪、朱毛匪幫),所以要殺朱拔毛、要消滅萬惡的共匪解救大陸同胞-真是活見鬼;台灣人民(包括那些被「抓兵」來台的小兵)就在國民黨這種愚民恐共的教育政策教導薰陶愚弄之下被騙得胡說八道,加上國民黨的資訊封鎖政策、閱讀大陸出版品就可能被當成匪諜查辦槍斃;當年余登發被查辦匪諜案中就因他訂閱日文報紙而這報紙有據實報導中國大陸之現況,就被殺人不抸眼的警總舉報「閱讀大陸書報」而以匪諜查辦(余登發亦是國大代表在當時是被允准訂閱外文報紙的);當然比起現在的「一日共諜」張顯耀來說,余登發還算是較小案的,因為警總還幫余登發找一位「證人」(此證人在余登發案判刑定讞後就被槍斃滅口了),故自1970年代中葉到前年在國民黨統治下還是遍地匪諜,可見國民黨是如何高壓威嚇統治、欺壓平民百姓(連主管大陸事務的部會政務副部長都被欺壓到聲淚俱下、呼天搶地怒氣衝天控訴當今九五之尊的馬英九總統就可知一般平民百姓橫遭國民黨高壓威嚇的恐怖程度)-關於國民黨的作威作福、殘民以逞、作奸犯科、作惡多端之事跡、共產黨應該知之甚詳,只是逃到台灣後的國民黨完全不知反省、還變本加厲,比在大陸時更嚴苛更有過之。

所以台灣人民今日的反共思想或恐共心態都是國民黨荒謬政策教導結果及訓練出來的;儘管當年負責教導訓練這些反共政策的主官主將如今已厚顏無恥的跑到大陸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向習近平總書記獻心輸誠高喊比漢武帝唐太宗的「漢唐盛世」還英明,但台灣人民除了瞧不起這些在國共內戰中慘敗夾著尾巴拿著破槍逃到台灣欺凌台灣人民的國民黨惡棍外,對共產黨的「惡行惡狀」(國民黨教的)還是心存厭惡與畏懼,這是國民黨花了三四十年高壓統治教導訓練出來的結果,這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七位最高領袖應該深入了解的,習總書記曾經負責治閩十多年,在福建領導期間提出「兩們對開、兩馬先行」,但當年國民黨政府還是以「三不政策」和「戒急用忍」嚴厲閉鎖金廈航道,說不開放就是不開放,一直到民進黨政府執政,當年才四十出頭的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任委員還不及半年就搞一個「小三通」讓大陸人民的「兩門對開、兩馬先行」美夢成真,後來又搞一個「兩岸包機直航」讓「小三通」轉型成「大三通」,後來「大三通」又發展成「大三元」包括「大陸媒體來台駐點」「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大陸高科技人才來台及大陸人士來台擔任大學教職及特定公職」(這等於變相承認大陸高學歷);蔡英文把馬英九在陸委會政務副主委所作不到的事在短短兩三年間都陸續實踐實現;鄧小平說「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又說「不管是白貓、黑貓只要會抓老鼠的都是好貓」,馬英九或其領導的國民黨顯然完全不會抓老鼠只會混吃等死或炒作軍宅逼死老兵;依照鄧小平的檢驗標準根本就不是好貓,這一點也是共產黨中央應該深入了解深刻理解的。

國民黨在台灣為非作歹七十年擷取數千億黨產,(很多海外的黨產共產黨應比台灣人民更清楚)已讓台灣人民深惡痛絕;這次2016總統大選將是國民黨再翻牆倒潰的一戰,有如1948年底的國共三大戰役一樣,國民黨現在已潰不成軍、正在大花黨產在全國各地各社團大宴選民、大花車馬費大搞造勢活動,台灣人民看在眼裡怒在心裡,所以朱立倫民調越來越低,全國民眾都正圍繞在蔡英文四周「簞食瓢飲以迎王師」等著國民黨的巨大黨產歸公歸零、等著國民黨大崩盤,這是台灣人民當今最大願望,國民黨一直都不瞭解台灣人民的願望,但共產黨一定要了解台灣人民的想法,互相了解才能真心真意的交流,兩岸才能順利和平演變;只有兩岸和平共存、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才能追求兩岸人民之最大福祉。(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