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三法修法後,符合公共利益的原民臺、客家電視臺,可能沒在必載選項,恐怕淪為政客和財團的犧牲品。巧妙的是,朱立倫到有大量客家民眾的屏東造勢,卻大講客家話,企圖以語言的「共通性」獲得支持。朱立倫是其一,多年來,政治人物每到客家庄,幾乎皆會「投其所好」「開金口」,至於回到其他場合,則「原形畢露」,什麼是客家話、客家文化?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直至選舉,才又「恢復記憶」。曾幾何時,客家民眾竟成為部份政客用來政策買票的對象之一,每每樂此不疲,但現今除了陳水扁時期成立的客家電視臺,客家資源已所剩無幾,日益不被重視,徒留客家之名,難怪蔡英文公布「浪漫台三線」政策影片,90歲的客家大老鍾肇政當場哽咽地表示,他並不滿意大家對台三線的讚揚,不一定是正確的,原因是代代相傳的客家話,已經快要消失了,客家話一旦消失,客家人就消失了。 筆者不是客家人,但想到2008年讓國片再度復甦的經典電影--〈海角七號〉,傳達臺灣與日本間的糾葛,概括了導演魏德聖對歷史的宏觀。令人欣喜的是,我們聽到的臺詞,有中文、臺語、日文多種語言的融合。藝人馬念先,以逗趣而自然的方式,飾演一位不惜以「纏功」兜售酒的業務員-「馬拉桑」,表現勤奮努力的精神,馬如龍也在片中對馬拉桑的認真大表讚賞,他說:這麼努力的客家人,實在難能可貴! 是的,「客家人」,馬拉桑是一位「客家人」。或許是導演與編劇一時不察,或另有用意(或不以為意?),又可能是電影中除了馬拉桑,沒有其他角色是客家人的背景,馬拉桑完全沒說過一句客家話,但電影以屏東為主景,正是客家大本營。當筆者與朋友談論關於〈海角七號〉的相關議題,如:文化價值、觀光行銷,亦不經意地提出筆者對馬拉桑未說客家話的感觸,為何沒有讓他用自己的母語推銷酒?縱然沒有人聽得懂,即使可能雞同鴨講,然片中已提及馬拉桑是客家人,讓他展現幾句客家話,或可更加凸顯臺灣強烈的「多元」形象。一位友人竟說:「馬拉桑沒說客家話,可能是因為如果不是在『客家庄』,講客家話會被排斥!我和我的朋友都是客家人,可是我們不敢輕易向別人說,我們是客家人!」她的一番話令筆者大表遺憾,筆者一廂情願的以為,客家電視臺的設立、客語認證、客家文化的活動與推廣,已經能讓客家民眾在社會上的地位更加鞏固。但觀察馬政府上任以來對客家文化的忽視,表示臺灣對客家文化產業的土壤,依舊十分淺薄,而且難以見到深耕的新趨勢。一再重覆的「客家文化季」,流於表象,無法有信手拈來、不勝枚舉的格局。我們所擔憂的是:一味由政府主導內容(創意文化)產業,危險性極高。因為,這一代的官員,從總統到相關部門的主管,即使到現在仍是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但他們對於文化的拓展性仍是認知不足。臺灣的客家文化,已有歷史作為根基,所欠缺的,是個完備而連貫的「保存系統」。只在「辦客家活動」原地踏步,或是為了商業市場而「不斷」拍攝客家電影或戲劇,客家文化難以進步。所以,這些均為〈海角七號〉、〈1895〉賣座以外,必然要徹底解決的危機。 沒有出現客家話,也許對廣大喜愛〈海角七號〉的觀眾而言,實為瑕不掩瑜。而蔡英文也強調,會由他們這代挑起來,讓世世代代的客家子弟把復興客家語言及文化這件事做好,讓鍾老不會覺得遺憾,不會想起來就難過。因此我們期待--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之一,或在選舉被利用,最重要的是代表了保留臺灣文化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