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巴黎不出售」新書發表 羅惠珍談法國社會住宅經驗

台灣好新聞/ 2015.12.15 00:00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現今台灣大選,各個候選人無不端出居住政策牛肉,但是又有誰深入去了解真正社會住宅意義?識竹書屋和清大水木書苑14日晚間在清大水木書苑主辦「巴黎不出售」新書發表會,邀請作者羅惠珍女士主講、前新竹市長蔡仁堅主持,及邱顯智律師與談,與新竹的朋友分享對社會住宅的看法。

該書作者羅惠珍曾是亞洲週刊駐法記者,具有20年的法國社會住宅居住經驗。2014年適逢巴黎副市長伊安布羅薩先生(Ian Brossat) 廣建社會住宅政策,羅惠珍用自身經驗與觀察將巴黎社會住宅第一手資訊與大家分享。

對談過程中,蔡仁堅指出,在歐洲,政府將居住問題視為基本人權,善用公權力來照顧百姓,但在台灣,政府部門卻沒有辦法有這樣的思維。台灣從日治時期結束,許多公有土地在國民政府接收後都莫名其妙的被盜賣,成為私人或財團的土地。其實這些公有土地好好規畫,是可以有一番作為的!

邱顯智律師說,在德國房屋買賣其綜合稅率高達50%,炒作房地產更是犯罪行為。目前德國自有住宅率為42%,租賃住宅率高達58%。政府制定嚴格的租賃法,相當注重房客的權益,反觀台灣租屋缺乏政府支持,普遍需要透過買房來獲致安全感。

羅惠珍女士說,很多人認為台灣是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實行社會住宅,但是她認為這不是問題,鄰近的新加坡也是資本商業貿易興盛的國家,但他們社會住宅就做得不錯。就好比在民國70年代台灣高喊解嚴,很多人也說戒嚴是一個保護傘,沒有必要解嚴,是一樣的!這只是政府要不要帶頭做的問題。而法國從1960年代起,就將人民的居住問題視為國家政策,時至今日我們可以去參考這些國家走過來的路,減少許多迂迴碰撞,為什麼台灣不做呢

羅惠珍說,興建社會住宅,是城市生活幸福的起點,為什麼不做?而社會住宅絕對不是貧民窟!它是各種創意匯集的所在。

在巴黎,社會住宅並不只是對於弱勢的照顧,也成為公民團體串連合作的場所,以及各種新的建築技術與建築師們逐鹿展現的舞台。因此祈願台灣有天也能如同巴黎一樣-不出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