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鼓山的考據,民國45年的寒冬,東初老和尚決心籌措物資幫助貧困家庭,他在日記本上寫著「深覺佛教以慈悲為本,未能表顯於行動,故決意發動,邀集佛教四眾弟子打佛七,順便募集冬賑米。」
當年度東初老和尚,帶著弟子籌措物資救濟,從最貧窮的民戶開始發放8斤白米,一解燃眉之急。後來這項活動推展到北投、淡水、三重、宜蘭、桃園等地,延續至今由法鼓山推動的歲末關懷,除了提供白米外,還有衣物、碗盤等物資,同時舉辦園遊會,讓貧困家庭度過快樂的週末。
法鼓山指出,東初老和尚生活極為節儉,一塊豆腐乳要分4天吃,最好的菜就是一盤炒花生米,加上一盤白水豆腐。然而東初老和尚從來不叫窮,反而還帶著弟子勸募救濟貧困,這項精神感動了無數人。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表示,「施與受之間,都是彼此在種福田」,鼓勵信眾在平淡中求進步、在艱苦中見光輝、在和諧中求發展、在努力中見希望。10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