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正在法國巴黎召開,雖然並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但台灣致力於節能減碳的努力,仍被國際看見。
歐洲動態(EurActiv)今天報導東亞地區碳交易市場發展時,特別提及台灣的努力。
報導指出,儘管碳交易價格仍偏低,但不少國家對碳交易興致勃勃,特別是東亞地區發展迅速,相信很快就能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
根據聯合國昨天發佈的研究報告,在41個調查國家中,二氧化碳的交易價格每噸不到30歐元,歐洲更跌到每噸僅9歐元,全球約60%的碳排放未有任何形式的定價。
儘管如此,包括美國、加拿大、南韓、中國大陸等國家都積極發展碳交易市場。報導指出,到2017年時,亞洲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二氧化碳交易市場。
以台灣為例,報導指出,儘管台灣國土面積小、是個島嶼、80%的能源仰賴進口,卻是全球第31大二氧化碳排放國,要減少排放量並非易事。台灣更非公約締約國,沒有義務遵守國際規範,但仍宣布要在2050年時減少碳排放量,至2005年的50%。
規劃中的減碳目標,初期將以符合京都議定書的「清潔發展機制」(CDM)以減少碳排放量,長期目標則是建立碳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