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檳榔,不是口腔癌元兇,是殺手

中央社/ 2015.12.02 00:0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1202 09:26:12)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協助國民健康署連續多年來於工地營造無檳榔支持環境,邀請口腔癌友現身說法並向嚼檳榔者傳輸檳榔危害。

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印尼一帶,臺灣目前以南投、嘉義、屏東、花蓮為最多,主要分佈於中南部及東部。臺灣早在西元前2500年左右的墾丁史前文化就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古時,檳榔具有其社會、藥物的功能、社會功能部份,可表達友善、歉意、情誼、謝意,用來款待親友、締結婚姻、排解糾紛或是宗教祭祀,因此有諸多為了盛裝檳榔的容器,玉製檳榔盒、銀製檳榔盤、竹製檳榔筐等。

1997年行政院院會核定12月3日為「檳榔防制日」,其根據為同時嚼食檳榔、抽煙及喝酒,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倍數為正常人(沒有此三項習慣)的123倍,並有了「口腔惡習ABC,致癌危險一二三」的標語,其中ABC,是取酒精(Alcohol)、檳榔嚼塊(Betel quid)和菸(Cigarette)英文字的頭一個字,至今已過15年,邁入第16年。時序到了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之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於2003年提出「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的結論,證實即使嚼食不含任何添加物(荖花、白灰、紅灰)的檳榔子也會致癌,此內容完全顛覆了以往對於檳榔的美好想像與認知,原來,檳榔並不是如此的健康而無害。依據2004-2006年國內勞工十大健康死因統計分析,惡性腫瘤為勞工排名第1大死因,口腔癌為男性勞工第2大死因,職業類別為建築工程業、陸上運輸業、漁業、食品及飲料製造業、批發業。

檳榔有如口腔癌的催化劑,為提振工作精神、同儕間互相分享,再加上無明文禁止工地嚼食檳榔,在建築工地環境,嚼食檳榔的工地人員比例極高,檳榔也常被用來作為「博」感情、交朋友的物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協助國民健康署連續多年於工地營造無檳榔支持環境,邀請口腔癌友現身說法並向嚼檳榔者傳輸檳榔危害,至今已宣導近500人次,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度於工地進行口腔黏膜篩檢40人,呈陽性反應5人,其陽性比例高達12.5%,而這數字,僅僅為一個工地的檢查結果。藉由拍攝「無檳工地秀,健康無病痛」紀錄片,訪談嚼檳榔之工地人員,深入瞭解嚼食檳榔的原因,最終結果不外乎是習慣使然。

凡發生於口腔周遭的惡性腫瘤統稱為口腔癌,造成口腔癌的慢性刺激形式有許多種,其中又以嚼檳榔致癌的效應最為明顯。口腔癌為臺灣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每年約有5,800名口腔癌個案,2,300人死於口腔癌。「大家都在吃,我為什麼不吃?」「運氣不會這麼差啦!」「已養成的習慣不好戒除…」,太多太多的原因、理由誘惑著,如同一個人的內心黑白面,正面的白天使與負面的黑魔鬼彼此拉鋸著,最後惡魔的戰勝,因為,反正短期不會怎麼樣…

口腔癌的外科手術,試患病情形與治療方式需將舌頭切除,將使未來無味覺之感,飲食方面亦產生大改變,僅能食用流質食物,而下顎的手術,讓把話說清楚將只能是個理想了;患部的植皮需由大腿內側、屁股等處皮膚進行移植,會造成面部輕微到嚴重的損傷,並留下永遠的疤痕,為治療口腔癌而動刀的大小手術可能超過10次。除了患者必須承受身體的痛苦,陪伴的家人心裡煎熬不在話下,而整個醫療花費呢?就毋需言明了。「自覺、改變、希望」是戒除檳榔的三大關鍵字,有了健康的自覺,努力去改變,就會贏來更有希望的人生,習慣不難改,只是在人為。

訊息來源: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