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肥胖便祕會引發疝氣 簡單4招防發作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5.11.25 00:00

你知道嗎?疝氣可能與遺傳有關,一旦發生只能透過手術改善。另外,醫師提醒抽菸、肥胖或便祕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型態,都可能引發疝氣,特別是男性疝氣為女性的12倍,呼籲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加以預防。

疝氣男女性患者比例約為12比1,發生原因除了與體質、遺傳有關之外,抽菸、肥胖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引發。

台中林新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啟瑜表示,疝氣患者通常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約為12比1。疝氣的發生可因單純老化或受傷、用力過度(如提拿重物、咳嗽、大小便時腹部用力)、抽菸、懷孕、肥胖等因素,造成腹腔壁薄弱、撕裂,使腹腔內脂肪組織或器官(如腸子)從缺口突出,在腹部皮下位置產生明顯突出物。

【4招預防疝氣發作】

另外,疝氣的發生常因個人體質而異,家族有疝氣病史遺傳機率也高。黃啟瑜醫師建議,避免引發疝氣,民眾可以這麼做:

1.戒菸:尼古丁等物質會誘發慢性咳嗽,長期用力咳嗽容易併發疝氣症狀,甚至導致疝氣復發。

2.維持體重:體重過重也會增加腹部壓力,因此減輕體重對於疝氣的預防有所幫助。

3.避免便祕:均衡攝取各種人體所需營養素,補充蔬果,避免用力排便併發疝氣症狀。

4.攝護腺疾病治療:男性攝護腺若肥大,排尿時腹部用力也容易誘發疝氣,因此接受攝護腺治療以減少併發疝氣症狀。

【疝氣5類型】

1.腹股溝疝氣(inguinal hernia):成人疝氣大約90%屬於腹股溝疝氣。

2.上腹疝氣(epigastric hernia):男性發生比例比女性高。

3.股疝氣(femoral hernia):常見於女性,發生率約3%。

4.切口疝氣(incisional hernia):腹部曾開過刀的人,因為腹部傷口縫合處癒合不佳形成缺損。

5.臍疝氣(umbilical hernia): 新生兒臍疝氣的發生率約為10%至30%。

(資料提供/林新醫院)

疝氣沒藥醫!手術修補是唯一辦法

1名51歲李先生,1年前發現只要稍微出力,左下鼠蹊部就會突起且隱隱作痛,休息或平躺後突起物就會消失,沒有特別在意,直到今年8月23日晚上,鼠蹊部突然劇烈疼痛並持續到半夜都未停止,緊急就醫檢查,確診為「嵌頓型腹股溝疝氣」,最後經腹腔鏡微創手術,利用3個0.5至1公分的小傷口來修補疝氣症狀,術後恢復良好,術後第4天即出院。

黃啟瑜表示,約95%的疝氣從外觀即可看出,病人大部分能自覺。當患者平躺時,腹部或腹股溝的疝氣隆起可能會消失,但不代表疝氣症狀消失;未治療的疝氣,其症狀往往不會自行痊癒。疝氣沒有辦法經由藥物或秘方來治癒,只能透過手術修補來解決。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3010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