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黑毛豬還白豬好?美食家梁瓊白教你這樣挑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原水文化 2015.11.21 00:00

住家附近的菜場裡,有一家肉攤的生意非常好,每天早上都有人排隊等著買肉,因為店家標榜他們賣的是吃餿水養大的黑毛豬,不只是當天屠宰,而且肉色紅潤油亮,的確是品質不錯的肉品,難怪生意不惡,比起別的肉攤,他們家的肉永遠都是最早賣完的。

在消費者心目中,黑毛豬永遠是購買豬肉的首選,辨識方法就是翻開豬皮,看看上面豬毛的顏色,因此賣黑毛豬的店家通常都不會把毛拔得太乾淨,為的是證明黑毛豬,方便消費者查證,但也有些賣白毛豬的商家,用噴槍將豬皮上的毛燒焦,製造出毛色焦黑的假象混淆,其實只要細看並不難分辨。

黑毛豬和白毛豬其實只是品種的區別,由於需要較寬敞的空間養殖,又需要方便蒐集廚餘飼料,所以養殖戶都在比較偏遠的地區,除了市區之外,每個城市之外的鄰近鄉鎮都有養豬場,只是規模不同而已,一旦賣出名號,博得消費者的青睞,便會標榜出產地,例如來自三峽或旗山、美濃等。

選購&烹調訣竅

其實除了這些地區,別處也有黑毛豬,只要選定肉質,跟產地並無直接關係,而黑毛豬或白毛豬也只是品種不同,跟養殖吃什麼飼料的差別也不大,吃餿水的肉色比較油亮,吃飼料的光澤差些,黑毛白毛都一樣,否則一個菜場的豬肉攤那麼多家,同樣賣黑毛豬也有肉色暗沉的,賣白毛豬也有肉色油亮的,消費者其實不必堅持只有黑毛豬才好的偏見,只要注意肉的色澤、彈性即可,再說不同的烹調法應該選不同的豬肉和部位,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品嘗到最好的風味。

黑毛豬的肉質比較鬆軟、比較肥,白毛豬的肉質比較緊實、比較瘦;黑毛豬的豬皮比較厚,白毛豬的豬皮比較薄,這是最基本的區別。喜歡肉肥一點還是瘦一點,其實可以先設定,再去選擇部位。

例如紅燒,我喜歡豬皮釋出的膠質,滋潤肉塊的亮度與口感,所以我會挑選黑毛豬,而且只選前腳蹄膀與下腹相連那一塊俗稱「不見天」的區塊,這塊肉經過燒煮,瘦肉不柴,肥肉不膩,筋皮Q軟,十分潤滑,較之其它部位更富彈性。

此外五花肉或蹄膀,也都是適合紅燒的部位。但如果用的是肥肉明顯的五花肉,還有體型較大的東坡肉或大塊肉紅燒,白毛豬的肉層比較緊實,肉質比較瘦,反而比黑毛豬討好。

肉絲、肉片用的都是瘦肉,黑毛或白毛豬都無所謂,反正用的一定是瘦肉,大、小里肌都是無筋、無油、又整齊的部位,只有涮肉片才需要考慮梅花肉或五花肉,那就看各人喜歡筋多還是油多了。

自從有名廚在電視上形容豬頰肉脆嫩的口感有如松阪肉後,這兩片肉頓時成為主婦們的搶手貨!口感上它的確脆嫩可口,久煮不乾不柴,卻也不免誇大!首先它的部位在頸部下巴的兩側,此處佈滿了淋巴結,養殖者如果施打抗生素都從此處下手,因此非常容易殘存藥劑,只要起得夠早到市場肉攤去觀看肉販處理過程的話,便不難看見他們剔除淋巴、片掉黃色殘存藥劑的動作,這也是熟識的肉販告訴我的,所以我很少買這塊肉;甚至口感比較脆的絞肉用的如果是豬頸肉,也都有淋巴結的疑慮,有些包子店的肉餡之所以脆口,那是用脖子肉的緣故,所以只圖味覺的討好而忽略危險性太盲從了,大可不必人云亦云。

買肉,我還是習慣到傳統市場選購可以觸碰的溫體豬。由於台灣的冷凍屠宰作業還不普及,所以溫體豬大都是當天屠宰,新鮮度讓人比較放心,傳統市場的肉攤讓顧客可以在看得清楚摸得到的空間下,選擇想要的部位和份量,對多數消費者而言是習慣也是信任,但是這些肉品如果早市沒有賣完,而移往黃昏市場時,品質就讓人擔心了,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曝放,如果沒有冷藏或空調設備的話,是很容易變質的,這也是為什麼黃昏市場的肉品比較便宜的原因。

到超市買菜最大的優勢是寬敞、整齊、乾淨、明亮,而且各種食材都經過清洗、切割和包裝,買回家可以省略很多手續,但也因為如此,各種肉品、海鮮的保存期限較短,必須盡快食用,否則經過處理的食材很容易變質,何況在燈光效果下,不容易辨識食材是否新鮮,而在密封包裝下也只能買回家再檢視,都不是我喜歡的選購方式。

雖然大賣場的特色是價格便宜,但都是大份量的包裝,家用品可以因此得到價格上的優惠,但食物類尤其是肉品,如果家中成員不多,或不常開伙的話,大份量即使覺得便宜,但也可能因為吃不完必須長時間冰凍而變質,或是因為保存不當,丟掉比吃掉的多,也是浪費吧?

切塊改切片、白灼或川燙

自從飲食習慣轉向清淡之後,儘管紅燒肉的口感永遠是豬肉的經典款,我也開始忌口了,不是完全不吃,而是少吃!肉要吃得清淡,一定要先改變體積,從切塊改成切片,雖然切絲或切丁的體積更小,但是烹調時需要用油去炒,若是絞肉則需要較大的量拌成團或壓成餅去蒸,如此熱量不會減少,攝取的份量反而更多,但是切片只需用白灼或川燙的方式處理,然後簡單調味或增加蔬菜配料,即可達到口感清爽的效果,例如白灼肉片便是一例,只要不是油炸或是濃油赤醬的紅燒,肉類也可以吃得美味無負擔。

本文出自原水文化《當然要挑食:當梁瓊白遇見原味新美食》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4/3003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