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饗「福」識「芥」習感恩 瑞原師生踩芥趣

台灣好新聞/ 2015.11.17 00:00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芥菜又稱長年菜,可製作成酸菜、福菜,是客家族群普遍又重要的傳統美食,位處客家庄的瑞原國小,種芥菜、醃酸菜、做福菜是每年的重要的體驗學習課程,經過前一天全校師生共同採收、曝曬後,17日上午楊梅區瑞原國小學生師生一起踩芥菜、洗芥菜、醃製酸菜,準備製作傳統美食--福菜,學校一直都與在地社區合作,社區志工協助整地,開闢大面積的菜園,希望孩子可以體驗早期的農村生活。

學生從芥菜種植開始體驗學習,栽種的洞要挖多大、多深才適當,如何拿才不會傷害菜苗,周圍的土要如何覆蓋,才利於日後的澆灌等都是一門學問。成長的過程中,觀察芥菜的生長,也要定期除草、抓蟲。採收芥菜時,如何使用鐮刀收割,要從哪裡切割才不會整顆散掉、折斷葉柄,以利於後續醃製酸菜,這些都是從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學生在陽光下做這些工作,當下也體會到「鋤荷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了解食物真的得來不易,要珍惜所有,感恩惜福。

校長楊宇峰表示,除了種植芥菜,在醃製酸菜的過程中,看似簡單的踩菜動作,其實是很有技巧的,腳要像彈簧一樣,自然上下,不能跺腳,以免踩斷葉柄,而且力道要平均、每一片都不能遺漏,才能適當的把多餘的苦水擠壓出來,接著再用清水將菜葉上的雜質、蟲卵清洗乾淨,避免醃製過程中產生不當的化學作用,擰乾後放進醃缸中,還要紮紮實實的再踩一次,把多餘的空氣擠壓出來,最後再鋪上適當的鹽巴,太少會腐敗,過量則會太鹹,每個階段都需確實,否則將整缸腐爛,功虧一簣,整個過程中考驗著學生的細心與耐心,也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先人的智慧,了解傳統科技不發達的農業社會中,如何延長食物的保存,如何變化現有食材,製作美味的食物。

連續兩年代表北區參加全國客語口說藝術比賽,榮獲佳績的六年級葉欣怡同學說,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芥菜體驗課程的季節,赤腳踩在芥菜上濕濕軟軟的觸感,是非常特別的體驗,尤其遇到天氣比較冷時,從腳底穿透上來的冰涼,更是難忘,過程中的辛苦與體會及醃製成功後品嘗美味酸菜肉片湯、刈包的喜悅,則是自己參加客語口說藝術比賽難得的素材。芥菜剛入口會略帶苦味,細嚼後則漸有甘甜味,有苦盡甘來的象徵。

瑞原國小的芥菜課程,落實食農教育,讓學生體驗農人的辛勞,培養感恩惜福的態度,認同在地文化,學習選擇健康食材,而這些師生流著汗水共同醃製好的芥菜,將在適當的溫度下發酵,成為酸菜、福菜,也將成為學校自辦學生午餐中的美食佳餚。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