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hbl 國際音樂節 中信兄弟

類癌?是癌症嗎? 斗六成大醫院健康講座解惑

台灣好新聞/ 2015.11.12 00:00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12日舉辦健康講座,由一般外科、大腸直腸科詹仁豪醫師主講「類癌?是癌症嗎?」,近年來因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廣四癌篩檢,許多民眾接受了大腸癌篩檢的糞便潛血檢查,一旦大便潛血陽性,多數民眾會接著接受大腸鏡檢,可是除了一般常見的息肉以及腺癌外,一小部份的人得到了類癌(或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民眾常提出的疑問是,那是癌症嗎?會轉移嗎?

斗六成大醫院詹仁豪醫師表示,類癌主要發生在6、70歲的老人家、女性及有家族病史者。類癌細胞的生長較溫和緩慢,惡性程度不如常見的癌細胞,通常是沒有症狀的,大多數是透過大腸鏡檢查的意外發現,許多病患發現的時候都已經太大或是轉移了,據統計,大腸類癌大約占全部大腸腫瘤的1/100左右。

圖說:大腸直腸科詹仁豪醫師清楚解說類癌等治療方式,為民眾排除心中疑惑。(記者陳昭宗拍攝)

詹醫師說,一般小於1公分以下的類癌,可以經由大腸鏡切除或是局部切除,這些病人5年的存活率接近100%,而且不須接受任何的化學藥物治療,早期發現的類癌,治療的效果是相當好。若是在1公分以上的類癌就必須考慮細胞的分化程度以及有無侵犯淋巴管或血管,在較惡性傾向的病人是必須接受一定範圍的大腸切除合併淋巴廓清手術。

對於已經轉移的病人而言,預後是相當的差:淋巴節轉移的患者5年存活率約49%,至於已經遠端轉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只剩下26%。大腸鏡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許多早期的病灶,這些疾病早期治療都有不錯的成效,當接受大腸鏡檢查時,如果不幸得到類癌不要慌張,與醫師討論腫瘤大小以及接下來的處置方法。若是小於一公分並且已經切除,只需定期追蹤大腸鏡即可。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