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法國人習慣給小費 只是趨於保守

中央商情網/ 2015.11.01 00:00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2015年11月1日專電)小費(pourboire)在法語中的直譯原意是「用來喝一杯」,法國人至少早在18、19世紀時就有給予侍者或服務人員小費的習慣。

法國餐廳的菜單和帳單上常會註明「含服務費」,也就是結帳金額已包含15%的服務費,但在高級一點的餐廳和酒館,法國人通常仍會留下幾歐元的小費,做為對侍者的心意。

在旅遊業方面,住客在離開旅館前,也習慣為清潔人員留下幾歐元;導覽人員在解說結束後,通常也會收到遊客的小費;搭乘計程車時,若有行李重物等額外需求,法國人習慣上也會多給幾歐元。

這些給小費的舉動都不具強制性,但若服務人員除了基本服務外還給了額外的好處,例如安排好一點的位置、上菜更快速,或僅只是一個微笑,顧客出於自發的善意還是會給小費,這也是一種消費共識,或說「潛規則」,小費應算在旅遊支出的必要開銷。

不過,近幾年,尤其經濟危機以來,法國消費者越來越精打細算,能省則省,給小費也不再那麼大方。

巴黎居民安娜貝爾(Annabelle)說,「服務費既然已經算在帳單裡了,就沒有必要多給」。

法國法律自1987年規定餐飲業結帳金額須包含服務費,並給予侍者固定薪資保障。雖然這樣的做法能確保侍者薪資穩定,但另一方面,也就缺乏提升服務品質的實質誘因。

今年8月,英國保險公司Direct Line調查巴塞隆納、拉斯維加斯、巴黎、聖保羅及西班牙渡假勝地伊維薩島(Ibiza)等觀光城市的餐飲業者,發現法國觀光客最吝於給小費,平均只給帳單金額的5%左右,完全不給小費的比例也從2年前的7%增加到今年的16%。

經濟危機自然是法國人趨於吝嗇的主因,但也很可能是因為法國人認為侍者已有適當的薪資,誤以為其他國家也是如此,所以不會多給。此外,法國人習慣刷卡付帳,也就不會特地掏出零錢給小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