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不能說的秘密 網路霸凌有出口

中央社/ 2015.11.01 00:00
青春制/治霸系列報導之3(中央社記者張欣瑜台北1日電)原本星途看好的藝人楊又穎,在今年4月輕生,結束24歲生命,外界一片譁然,開始正視網路霸凌的殺傷力。楊又穎的哥哥彭仁鐸,幾個月來東奔西走,成立霸凌防治線上求助網站,完成妹妹「防霸凌」的遺願。

「每次回覆受害人訊息,第1句話一定是,謝謝他們願意說出來」,彭仁鐸在妹妹離開後,做起了義務志工,許多網友向他抒發不愉快的內心秘密,一路過來,他最大的感觸,就是「同理心」和「及時傾聽」有多麼重要。

看著妹妹被匿名抹黑,承受巨大壓力,一直到悲劇發生,彭仁鐸回憶,從發現不對勁到事情發生,大約半年,沒想到這麼短時間,妹妹的壓力就迅速累積。他深刻體悟到,當身邊的人願意說,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上的困擾,能力所及都應該盡力陪伴,而對方說出口的,或許也只是「冰山的一角」。

張老師基金會研究,青少年遭遇霸凌問題時,86%會求助身邊人,但剩下的14%受害者,不敢說出口或是根本沒有資源,往往就是意外發生的危險群。

基金會董事長張德聰強調,青少年階段情緒控制不穩,這時期遭受網路霸凌,一定要及時排解,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求助有門」是挽救網路霸凌悲劇很大的關鍵。

在學校,這扇門是輔導室;在社會上,隨著網路霸凌現象蔓延,台灣許多社福團體開始接觸到個案,並開放求助專線,包括兒童福利聯盟(0800-003-123)、張老師基金會(1980)、還有生命線(1995)。

楊又穎事件後,行政院委託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作為官方申訴平台(02-3393-1885),3個月內,網路霸凌申訴案件有21筆,迅速累積。

iWIN執行長黃葳威提醒網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當iWIN接獲申訴,初步瞭解之後,會轉介權責機構處理,適時揪出躲在螢幕背後的加害人,雖然政府決定暫時不設立網路霸凌專法,但刑法、民法、社會秩序維護法還是有相關罰責。

針對網路匿名問題,因為涉及言論自由,各國依據國情各自應對,張德聰建議政府採取「網路實名制度」,以遏止抹黑攻擊,更能確實掌握犯罪證據;彭仁鐸則認為,匿名還是有它的必要性,而且法律再怎麼罰,也防不了人心,受害者可以透過合適管道說出來,抒發情緒外,也能讓社福團體,勸導加害者改善。

至於適當管道,除了傳統透過電話的諮詢方式,彭仁鐸以完成妹妹遺願為出發點,考量現在網路世代的特殊需求,與軟體研發公司合作設計1套霸凌防治線上求助工具(http://nobully580.com),只要進入網站,便可和志工在網路上開視窗聊天。

軟體研發公司總經理陳儀安表示,原本網站要服務的對象是網路霸凌受害者,沒想到開始籌劃之後,發現憂鬱症患者、公司霸凌受害者、甚至家庭不和諧的人,都跳出來表達需求,讓她意識到專業的網路求助工具,其實相當缺乏。

網站9月開始運作,服務類別包括網路霸凌、校園霸凌,還有純粹的心情陪伴。上線當天,彭仁鐸在楊又穎臉書公益頁面PO文寫到,「努力了100多天,終於等到這1天」,請大家在遇到霸凌無人訴苦,或是被壓力淹埋的危急時刻,記得還有這個溫暖的窗口。

很多網友不客氣地質疑,「成立1個網站就可以解決網路霸凌嗎?很可笑」,彭仁鐸說,什麼都不做狀況只會更加嚴重。他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把手上的資源發揮到100%,只要播下改變的種子,就有希望,哪怕只有幫助到1個人,也就足夠了。

凡事起頭難,防霸凌網站工具是1個新的嘗試,也需要更多熟悉網路介面的年輕志工投入,彭仁鐸認為網路與傳統電話服務並不衝突,求助者可以各取所需。他計劃試營運半年,如果成效不錯,未來,希望擁有資源的社福團體,能利用這個架構,繼續協助深受網路霸凌所苦的人,不要重覆妹妹的悲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