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動脈灌注化療 高齡口腔癌患者可選擇

大成報/ 2015.10.28 00:00
【大成報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人人口快速成長,老化造成的生理退化使身體的儲備功能變差且較容易生病,如果又罹患癌症,老化的生理變化會影響癌症的治療及預後。高醫腫瘤外科主治醫師 吳誌峰指出,口腔癌最常見於50~70歲的人,比較少見於更老的族群。罹患口腔癌的病患接受的治療方式包含:手術、放射線治療、全身性化療,有時甚將以上幾種治療方式合併使用。

高醫腫瘤外科主治醫師 吳誌峰表示,關於年長的口腔癌患者之治療方式目前並無相關的治療準則,對於年長病患最佳的治療方式是提供餘命期間擁有最佳的生活品質、讓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承受最小的風險。雖然手術是唯一有機會治癒的方式,但年長病患時常伴有多種慢性疾病在身上,如果預計接受手術,身體條件必須額外小心。有許多年長病患接受了廣泛切除的手術,但術後的狀況並不佳,反而留下顯著的功能障礙,造成生活品質比術前更差。

另外,放射線療法在這些年長的口腔癌病患也是個可行的治療方式。跟年輕人比較,放射線療法導致的急性與慢性毒性是相似的,不過年長病患在主觀的忍受度及醫療遵從性會明顯比年輕人來得低,這使得他們容易在治療中途放棄。

在化學治療方面,太積極的化療並不建議用在年長的病患身上,因為毒性太強他們身體無法負荷。藥物也可能容易在老年人身上產生較高毒性,年紀大又身體狀況差者,甚至也會影響到對藥物的反應。

吳誌峰主治醫師認為,動脈持續灌注化療,理論上比全身性靜脈化療還具優點,因為它使腫瘤局部接受較高濃度的藥物分布,而且有較少的全身性毒性。

高醫腫瘤外科治療過18個口腔癌、年齡分布在80到96歲的案例,包括12位男性與6位女性,18個個案中有15位本身有相關內科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慢性肺阻塞疾病或腦血管疾病,在進行動脈灌注化學療法三個月之後,有11位病患(61%)屬於完全反應;而有7位病患(39%)屬於部分反應。整體的治療有效率為100%。經過平均26個月的追蹤下,一年與三年的總存活率達89%及75%。且動脈灌注化學療法的副作用是輕微及可以忍受的。對於年長的口腔癌病患,動脈持續性灌注化療可做為緩和療法的一種選擇。因為它具有腫瘤反應佳、可保留外觀及功能、以及較少的副作用的優點與特色。所以,動脈灌注化學療法可以嘗試作為八十歲以上高齡的口腔癌患者優先推薦的治療方式。

個案1:魏女士 95歲,5年前因舌癌第三期,大小5×3公分,至其他醫院詢問,醫師雖建議開刀切除,然而因年齡過高怕無法承受十幾小時的重建手術及麻醉風險,而轉至高醫院腫瘤外科嘗試接受動脈灌注化學療法,治療兩個多月後,腫瘤完全消失,至今已有五年多。

個案2:陳先生87歲,4年前晚期下齒齦癌,大小5×4公分,也是因年齡過高而轉至高醫院腫瘤外科接受動脈灌注化學療法,約三個月後腫瘤也完全消失,至今四年半多沒有復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