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指出,台北市民房屋自有率逾7成,要降低房價,當然要注意如何避免過度損及持有房屋的市民權益;房價過度震盪,也會對整體產業造成衝擊。他認為,相關的討論應該避免只用「打房」兩個字去討論,到底是打什麼房?打誰的房?根本無法說明。
他說,選前即主張透過穩健的公共住宅政策抑制房價高漲,這個態度到現在一樣。上任後也積極推動公共住宅政策,希望有需要的年輕人可以在台北市住得起房子,又不會使市民的財產急遽縮水,甚至造成產業的崩盤。
柯文哲強調,作為一個市長,必須要兼顧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顧此失彼。打造公共住宅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北市府除了自己努力,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協助。當然,更需要市民的關心,唯有決心,才能實現居住正義的夢想。
柯文哲說,2014年台灣的房價是年所得的15倍,世界第一高。一般家庭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子。結果就是買不起房子的很痛苦,買得起房子的則是連痛苦的時間也沒有,因為忙著繳房貸,變成屋奴。如何讓買不起房子的人至少能租到房子,這就是台北市政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他以主要國家的公共住宅比例為例說,台灣僅有0.08%,北市約為0.63%。按照各國的經驗,公共住宅至少要佔住宅總量的5%,才有平抑房價的效果,因此北市府提出興建公共住宅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目標,就是希望透過政府的力量,提供住宅給有需要的人。他就任市長後,到處找地找錢建造公共住宅,也將市府現有的空屋出租,希望能拉年輕人一把。
柯文哲說,市府利用公有土地興建公共住宅,公有土地取得不易又珍貴,希望藉由只租不賣,避免過度炒作土地買賣間接又拉高房價。「只租不賣」的政策也避免市府的公共住宅去影響到市民私有房屋的市場交易,「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是市府一貫主張,並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