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總統肯定國際青年大使提升國家形象

中央社/ 2015.10.17 00:00
(中央社台北17日電)馬總統今天肯定國際青年大使圓滿完成國際交流任務,不僅有效為中華民國累積許多善意與友誼,也進而提升國家形象。

104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成果發表會今天在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舉行,馬總統抵達後先參觀各團成果展示攤位,隨後觀賞青年大使於海外訪問交流時宣介台灣的「壯遊新天地」(Energetic New Taiwan)精彩演出。

總統致詞表示,今(104)年國際青年大使出訪全球五大洲35個國家、41個城市,向世界各國介紹臺灣,充分展現我國青年熱情洋溢、充滿愛心的形象,值得肯定。

總統並以他年輕時的經驗,期勉青年把握國際參與機會。總統說,他在大學時代曾參加救國團所舉辦的「中美青年夏令學術研習會」;也曾受美國國務院之邀,前往該國參加「國際訪客計畫」(International Visitor Leadership Program),進行為期長達70天的訪問。

當時,他在第一站夏威夷看到夏威夷大學的學生,已經開始利用電腦,模擬綠色革命如何幫助印度解決糧荒問題,讓他對美國大學生所展現的國際視野及全球關懷,留下深刻印象。

總統也回憶指出,他曾赴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以及史丹佛大學參訪,在這段期間除了目睹美國反戰學運,同時也看到台灣和香港學生參加「保衛釣魚臺列嶼」的運動。他也在返國後參與保釣運動,分別前往美國及日本大使館抗議。後來更以釣魚臺為題,獲得博士學位。

總統說,他在就任總統後,運用當年所學,於民國101年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以「主權不可分割、資源可以共享」的主張,與日本在民國102年簽署「臺日漁業協議」,有效解決雙方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具體達成「主權不讓步,漁權大進步」的目標。

此外,今年5月他也提出「南海和平倡議」,期盼能將在東海地區推動和平的經驗延伸到南海,因為和平的主張廣獲國際歡迎,總統說,青年大使到全球各地參訪,也是培養和平種子的方式。

談及今年國際青年大使的交流成果,馬總統指出,我國的青年大使不僅扮演「文化交流推動者」,同時也是「人道援助提供者」,例如在全球關注敘利亞難民議題時,我國青年大使也為在土耳其的敘國難民小學生表演,不僅撫慰戰火下受創的幼小心靈,更具體表達慈善愛心。

總統提及政府與國際社會的互動指出,他上任後,致力推動「活路外交」政策,現已獲致顯著成果。從民國86年到他上任前的96年,全球只有54個國家與地區,給予我國人民免簽證、落地簽證或簽證便利,而現在已達到153個,增加了99個;此外,來境外旅客也從他上任時的371萬人次增至去年(103年)的991萬人次,成長了2.6倍,今年則可望突破千萬人次。

馬總統並引述法國小說家都德(Alphonse Daudet)作品「最後一課」(La Derniere Classe),說明1870年代法德兩國雖然長年征戰,然二次戰後,法德共同展開上百萬人的大規模交換學生計畫,終於促使歐洲各國在各領域的合作,這也顯示青年的交流可以改變世界,而這也是他推動兩岸學生交流的重要理念。

總統進一步指出,他上任後就致力將台灣打造成為「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文化交流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創造者」及「中華文化領航者」。而國際青年大使交流活動不僅有效為我國累積許多善意與友誼,更在國際社會積極扮演這五個角色,進而提升國家形象。

馬總統最後表示,他希望中華民國成為令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也讓世界瞭解中華民國是國際社會的資產而非負擔,並強調,「這才是最好的外交及國防」。

總統今天一一頒發國際青年大使證書予各團員並與各團合影留念。包括國防部部長高廣圻、外交部次長史亞平、國際扶輪總社前總社長黃其光伉儷及各國駐華使節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