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臨全會「拔柱換誰」的政治內鬥戲碼,真的重要嗎?縱使是洪秀柱重要政治幕僚張亞中教授所指稱的袁世凱「籌安會」模式,朱立倫主席最後出線被徵召參選,又真的能夠翻轉選情扭轉頹勢嗎?倘若朱立倫如媒體報導「假傳聖旨」瞞天過海騙過了王金平與吳敦義,那麼「拱朱大賽」順利成功後,也只是國民黨內訌災難的開始,又如何能全黨團結力挽狂瀾呢?尤其是準備帶職參選的朱立倫早已違背「做到滿」的政治誠信下,如何讓外界認可這位瞻前顧後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有孤注一擲的決一死戰政治決心呢? 是以,「柱下朱上」的政治布局,說穿了,那裡是在為了拯救國民黨的敗亡危機呢?「為黨犧牲」團結對外的政治口號喊的再響,終歸只是一場赤裸裸政爭的政治騙局,「換柱」是馬英九、朱立倫、王金平與吳敦義恐怖平衡的政治共識,「由誰上場」則是他們勾心鬥角點燃政治戰火的序幕,他們真正在意的是敗選後國民黨黨權的爭奪以及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主導權在誰手上的權力遊戲而已! 洪秀柱是國民黨天王領袖政爭的政治犧牲品,花木蘭演變成岳飛的角色,也不是洪秀柱咎由自取的終極統一兩岸主張所致,這只是她黨內同志「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政治藉口,洪秀柱作為替罪羔羊被拿來祭旗鞭屍,那麼馬英九的「化獨漸統」以及朱立倫的「兩岸同屬一中」思維及主張豈不就是觸犯天條、罪無可赦嗎?洪秀柱的一中同表與終極統一的說法,縱使真的偏離台灣主流民意的立場,錯的責任也不該由洪秀柱個人承擔,該負起政治責任的是國民黨,是連戰、馬英九與朱立倫,如今卻把所有的過錯全部推到洪秀柱身上,看在對岸主政者的眼裡,這些人難道真的可以寄予厚望嗎?顯然,馬英九與朱立倫的「拔柱」計畫與行動,圖謀兩岸未來發展的主導權政治期待,終究只是一場空! 其實,國民黨敗選後,朱立倫辭去主席,依照國民黨的黨綱規定,直到「520」卸任總統的馬英九自然在此期間都是當然的黨主席,既無代理或補選黨主席的問題,此時的馬英九是比較有能力操控繼任黨主席人選的選舉過程與結果,吳敦義副總統原本就是馬英九最屬意的接班人選,屆時王金平除非能過五關斬六將,擔任不分區立委並選上立法院長職位,否則根本無法與吳敦義相互抗衡,以目前的政治態勢來看,王金平的機會原本就十分地渺茫,選後大概註定被淘汰出局,「吳上王下」的政治結局幾已註定! 敗選後回到新北市長職位的朱立倫,是國民黨敗選的扛責罪人,短期間內也很難翻身,只能臥薪嘗膽伺機再戰,要想主控國民黨的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機會也不大,或許只能寄望新任黨主席的政治結盟與合作,也許還有東山再起的政治機會!然而,此次「拔柱」萬箭穿心的結果,朱立倫基本上與這些國民黨內的統派大將張麟徵、張亞中、謝大寧等人形同翻臉,未來要想在兩岸議題上有所角色或發揮的政治空間,恐怕也是腹背受敵、困難重重,難有機會殺出重圍。 看起來,大選敗北之後,國民黨內主導黨權與兩岸關係最有政治實力的人,大概就只剩下連戰與馬英九、吳敦義兩派,這也就是為什麼馬英九會藉大陸閱兵爭議殺連戰的重要原因與理由,連戰是否因此淡出兩岸政治舞台或是進行政治反撲與吳敦義搶占黨主席職位?這是國民黨未來發展的可能政治變數?尤其是朱立倫與王金平是否轉向支持連戰對付馬英九與吳敦義?或許就是國民黨內另一波政爭風暴的開始,值得進一步觀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