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應大落實高雄思考、提昇在地藝文理想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1015 16:33:26)適逢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52週年校慶,高應大通識教育中心於10月5日至11月6日假建工校區藝文中心舉辦「南臺灣藝術篇章首部曲-薪火相傳好南兒」特展,主要係展出南臺灣重量級藝術家羅清雲晚期作品「羅清雲與台灣民俗素描」系列創作(1993年),並邀請前高美館館長李俊賢(羅清雲學生),以及新生代藝術家蔡孟閶(李俊賢學生)作品共同參與。
受邀參加開幕的羅師母提及:「羅清雲老師一生活動於高雄,遺留諸多嘔心之作傳世,他嘗試許多不同種類的繪畫媒材,包括版畫、水墨、素描、水彩、油畫等,讓人感受到真正的藝術熱情與其一生的藝術風格表現,政府於七○年代開放出國旅遊時,他率先前往尼泊爾和印度,尋求創作題材,引領南部畫家蔚為風潮,其作品造型、取材上均為具象、寫實,擅以濃重的鄉愁氣氛呈現異國情懷及彰顯高雄人文彙粹之地緣意義。」
高應大校長楊正宏說明:「本校相關系(所)在社區文化發展推動中不餘遺力,對策畫藝文展演活動更是用心,『薪火相傳好南兒』係『南台灣藝術篇章系列特展』第一檔展覽,開幕活動透過古典吉他演奏,讓音樂與視覺藝術展開跨世代對話,同時藉由藝術家李俊賢、蔡孟閶的導覽及座談,落實高雄思考及提昇在地藝文理想。」
此次特展,從羅清雲的藝術裡,可以看見台灣從農業轉進到工業發展的階段中,以及工業發展的時代氛圍下,人們對以往農村生活的回憶;作品充滿台灣情感、意識、精神及氣慨,牽動台灣人的神經與土地靈魂,有「南島騎士」之稱的前高美館館長李俊賢是台灣藝壇上台到深處無怨尤之最「台」的藝術工作者,「頌哥午辣」(俗擱有力)、「底加丹力」(在這等你)等創作經歷了台灣從工業時期過渡到商業發展階段,以台灣人視野觀照擴展及建構南島藝術語境,並提出文化的獨特性與價值。而在80前出生的2008高美獎得主蔡孟閶,雖身處科技與網路以及後工業的世代,卻以非常手工的方式逆向操作,用另一種冷靜而帶點詩意的距離,記錄著台灣工業發展中幾乎被忽略的元素與風景,三位藝術家各以不同的題材與語彙,反映出台灣在農業、工業、商業發展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徵候。
高應大通識教育中心希望藉由「南台灣藝術篇章系列」展演,強化藝術與環境文化的對話關係,帶領觀眾一同窺探南臺灣藝術創作的歷史脈絡及轉變、了解羅清雲、李俊賢對南臺灣藝術的影響、以及新生代藝術家對南臺灣土地的詮釋視角。
訊息來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8033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