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罹癌恐影響生育 1成癌友未滿45歲

中央廣播電台/沈雅雯 2015.10.15 00:00
台灣民眾晚婚、晚生育的情況普遍,如果不幸罹患癌症,可能會在治療的過程中失去生育能力。根據統計,每年約有1萬名癌症患者罹病時還在生育年齡,但卻不一定能保有生育能力,癌症希望基金會今天(15日)呼籲醫界重視這個問題,要主動告知病人,讓有意願生育的患者能保有「生」機。

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統計,每年新增的近10萬名癌症患者當中,有超過1成也就是約1萬人年齡小於45歲,還在可生育年齡範圍,但卻可能必須面臨好好治療與保留生育能力的抉擇。

台北榮總婦癌科主任屠乃方說,並非所有的癌症治療都會讓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必須看罹患的癌症類型與期別;如果針對骨盆腔進行放射治療,不管是大腸癌、膀胱癌等,都可能導致卵巢功能衰竭;而乳癌患者接受化學治療,也可能使更年期提早到來。

另一方面,女性晚生、不生也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使得因為癌症治療而影響生育的人越來越多。屠乃方說:『(原音)其實不孕、不生這些也都是風險因子,應該是子宮內膜癌上升率高,年輕程度比較高,子宮頸癌跟性行為有關係,也可能30幾歲慢慢出現,卵巢倒是沒有年輕化的趨勢。』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說,根據基金會小規模的調查,還在育齡階段的癌症患者,約半數會需要保存自己的精子或是卵子,但是卻不一定在治療之前有被完整的告知,他們希望腫瘤科醫師能主動向病人說明,病人也要主動查詢,避免錯過一線「生」機,造成遺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