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部落大學堂起跑 蔡東纂發願一年全台原鄉走透透

台灣好新聞/ 2015.10.08 00:00
記者官慧/台中報導

有感於原鄉部落人口外流嚴重,年輕人流連於都市,不願返回部落務農,由台中起跑的「農民大學堂」決定發揮大愛,擴展到部落開講,由仁愛鄉親愛部落打頭陣,未來由此為基地發展,估計一年跑完全台部落。

台中「農民大學堂」發起人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蔡東纂教授偕同唐立正教授到南投仁愛鄉親愛、松林部落展開「部落大學堂」開講,受到部落居民盛大歡迎,約有50名部落農民前來聽講,課堂後一行人並前往部落田間實地觀察農作,包括當地栽種的生薑、香糯米、長豆和櫛瓜。

蔡東纂表示,他心中一直有個願望,希望可以振興原鄉農業,尤其希望年輕人可以回到部落,維護原鄉的好山好水,因為氣候變遷,平地氣溫不斷升高,許多農作只適合部落生長,所以未來最有錢的農民應該會在原鄉。

他計畫從親愛部落為基地,將全台分做四區塊,中彰投、雲嘉南、台東花蓮、高屏,一步一腳印,一年內跑遍全台部落,目前親愛部落的發起人退休警官周以利,率領部落裡四位賽德克族年輕人溫志豪、黃天明、吳聖潔、高永斐成立五人農業小組,協助部落農業發展,短短不到半年時間,成果斐然。

小組成員溫志豪改變最大,72年次的他是第一個加入小組的年輕人,主攻豆類,從每天睡到自然醒,到清晨五點就到田間務農,生活有了目標,且身兼部落青農召集人,非常有成就感;另一位66年次的黃天明是職業軍人,一心想回到部落,但已經結婚生子的他又害怕部落生活無法養家活口,直到參加了周以利的五人小組才找到了方向,預計2年後退伍正式返回部落務農。

不只青農,老農也獲益,一位高齡74歲的老農白炳華,靠著周以利教導農民大學堂的新技術,讓只有七厘地的番茄園,今年收成達到一百萬,翻轉原鄉部落的老人經濟。

圖說:周以利的櫛瓜屢屢在拍賣市場奪冠。

「部落人,心很硬」,周以利形容原民不易接受新思維,所以想要擴展部落農業也遇到困境,所以只能親力親為,親自下海務農,種給族人看,他的櫛瓜一公斤批發價最高340元,年均價也有150元,這才讓族人刮目相看,「新的農業技術真的不一樣!」

蔡東纂指出,未來將以計畫性栽培方式發展部落農業,找出適地適作的農作物,發展出部落農業的特色,目前初步計畫以瓜類、茄類、豆類和十字花科四大類為主,區隔出平地的產季;同時持續找出新品種,像是原鄉路邊隨處可見的樹豆或其他如豆瓣菜、薺菜等新興葉菜。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