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在癢,千萬別亂擦藥!一名55歲男性,一年前因右小腿局部濕疹就醫,醫師開了外用類固醇藥膏給他,一擦見效,日前小腿再次出現類似症狀,他便自行塗抹上次未用完的藥膏,沒想到連擦2個月,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糟,又腫又癢,還脫屑起水泡,趕緊就醫才發現錯把黴菌感染當濕疹在治,惹「偽裝癬」上身。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鄭惠文表示,男子就醫時,小腿上不但有環狀紅斑,布滿滲液和脫屑的紅色丘疹,還冒出一顆顆發癢的小水泡,初看容易誤以為是濕疹,其實不然。
鄭惠文說,診斷發現,男子雙足有足癬,診斷為黴菌感染,只是因為先前擦了外用類固醇藥膏,使得癬的表現不明顯,形成「偽裝癬」,範圍擴大且惡化,才會一拖整整2個月好不了。
為什麼會有「偽裝癬」?鄭惠文指出,外用類固醇藥膏會壓制皮膚發炎的情況,同時降低皮膚免疫力,使得皮膚對黴菌的抵抗力降低,造成黴菌感染範圍擴大,更加嚴重。
類似狀況,皮膚科門診裡其實屢見不鮮,不少人以為同樣部位、症狀,擦家裡沒用完的藥膏就好,卻不知道沒有控制好,只會讓症狀變本加厲,更何況一般人根本分不清濕疹、黴菌感染的差別。
鄭惠文強調,治療黴菌感染,主要是外用黴菌藥膏,但要特別注意的是,不癢了並不代表痊癒,切忌自行停藥,須按時回診並依醫師指示擦藥直至症狀改善;至於外用類固醇的藥膏,在皮膚科門診雖經常使用在發炎性皮膚病,但醫師會根據患者症狀、部位,選擇不同強度及劑型使用,切勿自行使用。
鄭惠文提醒,皮膚問題的表現多樣,即使看起來很像,也可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因此有問題時就應就醫治療,不可自行任意使用藥物,以免症狀更加惡化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