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錦富「富哥」早年曾在香港富豪會,為香港美食饕家們做「煲仔菜」,目前在台灣漢來餐廳擔任主廚,擅長將不同食材口味,調和成香味四溢的「煲仔菜」。
鄭錦富說,自古以來老祖宗就強調凡事要「天人合一」,飲食要順應季節,符合四季交替的自然規律,孔子也提倡吃應季的食物,所謂「不時不食」,說到這番大道理,連自己都笑了起來。
也有一說,就是「煲仔菜」是因應在各戰亂時代,不管士農工商或市井小民,總是無暇一一烹調,因此將各種食材放在一起,在食物交融下,成為特殊的味道。好的味道自然成為流傳為「煲仔菜」中的食譜。
富哥說,在香港大部份煲仔菜都是味濃香熱,長年為富豪做菜的過程中,發現處理過程繁複許多,包括每一種食材都得分別處理,一一先將食材炒熟,接著才把炒熟的食材放在砂鍋或鐵鍋上,上桌掀蓋時,香氣直撲而上,讓人吃在嘴裡,暖在心頭。
其中,香港煲仔菜的「煲中物」花樣很多,包括雞鴨魚肉、鮮果時蔬無一不可用,只要花點心思就能變化出不同的煲,因此煲在食物搭配上的「包容力」很大;但也並非亂放一把,要考驗廚師對食材的選擇和火候掌握,講究「食材能互相幫襯、給味而不搶味」。
來到台灣落腳的富哥說,香港傳統的煲仔菜大多是用肉類為多,可是現代人重養生,尤其是台灣人更講究,因此海鮮食材反而越受歡迎。
他也以自己推薦的「蘿蔔炆鱸鰻煲」來說,就是選用的是印尼來的野生鱸鰻。利用膠質豐厚、肉質有彈性的特性,先處理鱸鰻滑膩感,剁塊拍薄粉後,入鍋油炸讓魚肉定型,再和燒烤過的燒腩仔肉一塊兒入鍋,佐以陳皮、蒜頭和柱侯醬炆火悶燒40分鐘,成為不少人最愛的煲仔菜。
另外,「魚香海鮮茄子煲」則利用台灣在地的海鮮食材,不同於川菜裡的「魚香」作法,食材裡只有海參先用蠔油燒過,其他的調味則是簡簡單單的以豆瓣醬加上蠔油醬燒,軟而不爛的茄子吸收了所有海鮮料的精華美味,成了這道煲仔裡「最搶戲的配角」。
當然「素菜煲」也深受歡迎,富哥說,「溫公什菜齋煲」算是一道傳統老菜,在廣東、香港一帶常見的煲仔菜,在台灣也受到喜愛,主要是取用季節時蔬,竹笙、杏鮑菇、娃娃菜、秋耳、腐竹和冬粉,秘訣就在利用南乳醬和純蔬菜湯的上等清湯調味,讓其他食材充分展現口感。
至於如何能簡單煲菜,做到與眾不同?富哥說,其實做菜的原理都一樣,基本功大概三年就都能學會,差別只在每個步驟是否都能做到嚴謹,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