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豪宅稅讓海外資金回不來?

網路地產王/ 2015.09.30 00:00
文.莊孟翰 (顏瓊真整理)

Q:台北市柯先生問:根據最新一波揭露至7月底的豪宅成交行情,「文華苑」,單坪價為205.42萬元,比去年底曾揭露的每坪209.98萬元還低,另外,先前「皇翔御琚」交易價格也下滑,似乎可以看出豪宅行情「冷吱吱」。

A: 台北市豪宅行情從每坪100萬元,一路向上衝至200萬元,甚至還有人高喊300萬元不是夢,但激情過後,終不敵政府一連串祭出奢侈稅、豪宅稅及囤房稅的鍘刀;最近豪宅行情下修幅度逐漸擴大,短期不易再創新高。

被市場視為台北市頂級豪宅之一的「文華苑」,從2009年4月起的每坪成交價約100~139萬元不等,平均成交單價約120萬元,若與最近的一筆成交價205.42萬元相較,以350坪概算,賣方約可賺進2億9750萬元。至於接手者未來若要再出售,是否還有獲利空間?就要看未來房市走勢如何。

最近全台豪宅價格持續下修,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總經理葉凌棋對外表示,今年上半年北市7,000萬以上豪宅,房價年跌2%;新北市5,000萬以上房價與去年持平,但較2013年下跌5%;高雄市2,000萬以上房價較2013年則下跌12%,預計雙北市豪宅很快就會跌破2年前價位。

豪宅行情不再,如由《住展》雜誌的調查資料加以分析,台北市預售豪宅,每坪超過100萬元的新推出個案,從5月份起的7案,6~9月依次為5案、3案、2案及1案加以觀察,過往建商一再強調台北市好地段土地難尋,無不規劃大坪數的豪宅個案為主,惟近期高總價豪宅有「豪宅稅」隨伺在旁,加上囤房稅,明年又有房地合一稅,無不令豪宅客大喊吃不消。

台北市103年7月1日後興建完成之房屋稅額,以○○建設位於松江路的「○○松疆」來說,當初規劃房屋面積100坪、每坪售價145萬元,則房地售價14,500萬元,其中,房屋評定現值約4,000萬元;若以房屋稅率三級制計算,第一屋的房屋稅是4,000*1.2%=48萬元,第二屋則是4,000*2.4%=96萬元,超過三屋以上則是4,000*3.6%=144萬元;至於買賣契稅則是4,000*6%=240萬元,光是交屋成本就高達288萬元(48+240)到384萬元(144+240),視購屋者房屋持有數量而定。

再者,買豪宅的有錢人,過去幾年都已成為國稅局鎖定的查稅大戶,加上帳戶裡面有大筆款項流動者,也難逃查稅人員的鷹眼,因此,最近有錢人大都顯得相當低調。

我有一位60多歲的台商朋友,早期在大陸批地蓋工廠,當時一畝地才2~3萬元人民幣,現在都已漲到50~60萬元人民幣。土地賣了以後,手中現金必須以億作為單位計算,錢想匯回來,但看到政府查稅動作頻頻,想投資的股市又沒賺頭,買房的相關持有稅負還較以前呈倍數增加,遂不敢貿然匯回台灣。

最終,這些海外的錢不敢匯回台灣,而台灣的錢又一直往外流,轉到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倫敦、澳洲等地,台灣房市正面臨資金逐漸枯竭的狀況,房價自然不可能再往上漲,而房地產過去高居民眾投資喜好排行,恐會有一輪洗牌動作。

■ 房市黯淡 房仲業苦日子來臨

Q:新北市朱小姐問:最近為何看到愈來愈多的房仲業,都加入海外房地產考察團的說明會行列,扮演台灣資金流向海外置產的推手?

A: 去(2014)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為32萬棟,今年1~8月則是168896棟,為去年同期的78%,若依此比例推算,今年全年恐怕只有25棟之譜。相較此波房市買賣移轉高峰為2006年底45萬棟的數據來看,歷年中古屋交易量占全年比例約六至七成,則以中古屋仲介為主的房仲業佣金收入來源,勢必出現短期驟減的情況。

我有不少房仲業界的朋友,其中不乏是銷售高手(Top Sales),主要商圈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高專,在投資客高峰期的2011年,一年佣金收入約可高達1000萬元以上,但2012年瞬即降至500萬元,隔年再打對折,及至今年大都搖頭直說:「已連續好幾個月掛蛋(沒成交)」。

今年上半年因有房地合一稅課徵的紛擾,民眾大多觀望房市不願進場,成交量大幅萎縮,建商和房仲業都寄望房地合一稅儘快拍板定案,咸認不確定因素消除之後,成交量就會放出來。

但自從房地合一稅於6月5日拍板之後,6~8月的量不但沒有隨之增加,今年1~8月的買賣移轉數量反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22%,在今年只剩9~12月共4個月來看,很難有樂觀的數字出現。

永慶房產集團近期調查民眾對今年第四季房市的看法,結果,有高達7成的民眾看空,如此高的比例,直追2008年第四季金融海嘯時的悲觀結果。

由此,不難想像,房仲業在現階段國內賺錢不易,不少業者便轉往國外探尋商機,仲介資金到海外置產,賺取海外不動產的佣金。

我那幾位Top Sales的朋友,大多是店東兼店長,除了抱怨要過「苦日子」外,這兩年也開始「加減」經營租賃服務,一則守住原有客戶,再則藉此賺一點辛苦錢來維持店面開銷,以撐待變,寄望來日總算能撥雲見日。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87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理財周刊787期更多精采文章:◎封面故事>狙擊!瞄準三大族群46檔潛力股◎理財我最大>李隆安:養成運動習慣 工作效率提高20%◎陳韋翰風雲論壇>官股要解套 台股全球最弱變最強◎楚狂人專欄>台股盤整 五大重點看多空操作◎阿斯匹靈專欄>陸股持續修正 台股仍有空間◎期股權勝箱波均>技術分析的BMW:箱波均控盤戰法◎錢進房市>房價打五折 我是自住該進場了嗎?◎房地產會客室>豪宅稅讓海外資金回不來◎發行人語>從夾縫中求生存到「左右逢源」!◎產業追蹤>iPad Pro可望帶動外接鍵盤需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