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中風復健關鍵:重心平衡+轉移訓練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5.09.10 00:00

不少中風患者出院回到家中後,因為沒有繼續進行復健治療,導致身體關節功能急速退化。醫師指出,中風復健成功關鍵,在於重心的轉移能力及平衡能力,不僅要讓患者從靜態的「站」,學習到如何動態的「走」,更要能正確學習骨盆的重心轉移,才能讓後續的行走復健事半功倍。

重心平衡與轉移訓練是中風患者復健成功的重要關鍵,目前已有訓練機器可輔佐治療。(攝影/記者張世傑)

復健專科醫師曾清祥表示,臨床上,中風復健可分3階段,治療會盡量依個別病人的症狀與程度,來進行物理與職能治療,以重建患者平衡、協調,以及步行能力。

復健3階段 減輕照顧者負擔

1.急性期:生命象徵已穩定超過24小時後,就可開始在病床上翻身,以及做肢體關節運動,可防止褥瘡與關節僵硬的發生。

2.亞急性期:約中風發生後1週至數月間,治療目標在促進神經修復或重新整合、訓練日常生活功能,減輕照顧者負擔,並增加患者的獨立。

3.慢性期:約中風後數月至年餘,治療目標將患者的功能發揮到最大,並增進生活品質。

曾清祥醫師指出,一般來說,接受復健治療中風病人,約40%上肢功能恢復良好,完全恢復者僅15%至20%;下肢訓練後可自行走路者約85%,能上、下樓梯者約20%至40%,這些功能性恢復大都在中風後6個月內完成,特別是前3個月最明顯。

重心轉移困難 影響復健效果

特別是在復健過程中,常因考慮到患者站立的安全性,物理治療師在重心轉移的初期訓練時,治療師的雙手常常需要協助扶住患者的骨盆肩膀、膝蓋等位置,導致治療師沒有多餘的雙手,造成重心轉移訓練困難。或是矯正患者的姿勢及動作時,患者也因害怕跌倒,不敢將重量轉移至患側,因而出現許多代償動作,如:甩腳、身體歪斜、聳肩、腳畫圈等動作,造成許多不良步態,影響復健訓練效果。

中風是惱人疾病,復健治療更是患者與家屬共同關心話題。

站立平衡訓練好 復健成功高

曾清祥醫師表示,日前在門診中,曾收治1名80歲的林女士,今年2月間,因中風導致右側肢體癱瘓,中風2個月後,開始積極復健,之後雖然可以站立,但仍站不穩,重心轉移不良,無法邁出步伐。

之後,考慮到林女士的安全及復健效率,物理治療師運用《動態站立平衡復健系統》,為患者進行重心轉移的訓練,不僅可安全固定患者的骨盆、膝蓋,更可讓患者在安全環境下,放心進行重心轉移與平衡訓練。

另除了功能性的訓練,如:翻身、坐起、坐到站、行走、爬樓梯等訓練外,也積極配合進行居家的復健運動,如:靠牆站立、床上抬臀運動等,之後經過密集的治療後,患者目前已恢復行走能力,提升生活品質。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67/2858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