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登陸模式對民進黨和綠營當然有其客觀的借鑑意義。特別是民進黨未來能否循柯文哲模式來打開與北京的互動,無疑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客觀而言,完全將柯文哲與民進黨等同並列,當然不具現實性。畢竟柯文哲不屬民進黨籍,他是個體戶,而民進黨是有組織有強烈意識形態的政治組織。在兩岸議題上,大陸對民進黨的要求當然更高一些,特別是民進黨還有台獨黨綱這個神主牌,更是阻礙民共開展正常互動的重大障礙。當然,在目前情勢下,柯文哲作為綠營政治人物,能夠順利訪問上海,並推動雙城論壇的開展,其主要原因並非他的無黨籍身份,更為主要的還在於柯文哲本身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積極意願,也有善意的具體展現。
因此,民進黨對於柯文哲登陸模式之思考,不宜過分放大柯模式效應之運用範圍,更不是琢磨溝通的相關技巧,而是將重點放在柯為了推動雙城論壇及兩岸交流所做出的相關努力上面來。這也是柯文哲登陸模式對民進黨的最大啟示所在。客觀而論,柯作為綠營政治人物要登陸上海,在當前兩岸政治氣氛下確實有其很大的難度,但柯最終能夠成行,除了大陸方面在對台工作上的務實態度之外,更為主要的還在於柯文哲本人的積極作為。柯文哲本人對兩岸交流包括雙城論壇舉辦的積極而務實態度才是最終打開雙城論壇的重要鑰匙。具體而言,柯文哲登陸模式對民進黨的啟示包括以下:
首先,要有強烈的意願。
柯文哲在推動雙城論壇的過程中,確實展現了強烈的意願。從他提出一五新觀點到對九二共識的尊重等論述之發展過程來觀察,他確實想推動雙城論壇的持續舉辦,而且意願也相當高。這一點對民進黨的啟示非常重要。當前民進黨雖然口頭上聲稱要維持現狀,但由於沒有提出具體的維持現狀之路徑,當然會被各方視為意願不足,只是騙取選票之伎倆。因此,民進黨未來要推動兩岸之間的交流,必須要展現出強烈的意願才行。
其次,要有善意的展現。
在兩岸互動中光有意願還不夠,還需要有善意的具體展現。柯在與大陸互動中,包括兩次接受新華社的專訪等舉措都是善意的具體展示。而民進黨在這方面更需要從中反省。例如,民進黨在對待諸如反課綱以及李登輝媚日言論中的表現來觀察,顯然都沒有任何善意的展現,而仍然是在堅持過去長期反中的意識形態,這當然不能被北京視為是善意,當然沒有意願與其互動。
最後,要尊重對方。
在兩岸互動中,尊重對方的感受至關重要。柯作為綠營政治人物能夠相對客觀地看待中國共產黨及其政治領袖,例如他到中共一大會址參訪等行為,本身說明他對大陸較少用意識形態之視角。而反觀民進黨,兩岸關係發展至今,黨內仍然瀰漫強烈的反中意識形態,仍然存在濃厚的聯美日以抗衡大陸的過時思維,這當然對於推動民共雙方的正常互動極為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