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教師團協爭何事 微影響卻超引戰

中央社/ 2015.08.27 00:00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中27日電)宜蘭縣教師工會推動教師團體協約,引起工時等爭議,教育界人士認為,協約內容其實與現行法令差異不大,卻觸動了社會敏感神經,夾雜社會對軍公教的不滿及教師身分認同的危機。

近期宜蘭縣教師工會與宜蘭縣政府訂定全國第一份教師團體協約,包括工時8小時、寒暑假到校2天等內容引發爭議,傳出部分縣市將跟進,掀起一番波瀾。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26日召開記者會,聯合勞工界人士,揚言要為校長協會「上一場勞動教育課」。理事長張旭政表示,宜蘭團協內容沒有超出現行法規內容,實際教學現場,不可能有教師直接打卡下班,不管學生死活,不該隨意扣上損害學生權益的帽子。

對此,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仍批評,教師究竟是公務員還是勞工?不該遊走其中,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解釋。

對此,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長張明文表示,宜蘭縣只是把教育部相關人事法規,重新訂在團協理頭,其實對教學現場不會有太大影響。

教育部長吳思華則說,教師的工作形式比較特別,他認為應該以「校」為單位,由行政主管和基層教師一起務實協商出一個合理的方式,「就像老師和學生訂學習公約,確定每天要花多少時間學習。」

台中市教育局長顏慶祥表示,教師團協其實是「柔性工時」,方便差勤管理,有一個起訖時間的基準。實務上曾發生老師在中午休息時間公出發生意外,究竟算不算因公受傷,需要一套標準。他相信教師不會說下班時間到了,就不照顧學生。

高雄市教育局長范巽綠表示,老師對學生的關照沒有上下班之別,擔任教師是一種志業,目前台灣面對激烈的人才競爭,爭工時和勞權不是當務之急,更應衡酌評鑑、淘汰等機制,讓權責相符。

宜蘭縣的團協實際效應不大,大都是照頒現行法規,爭的是形式上的意義,卻觸動了社會對軍公教不滿的敏感神經。而各界對老師到底是公務員還是勞工,各有不同解讀,台灣社會仍慣於「二分法」,還沒準備好處理如此複雜的身分問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