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口乾舌燥、莫名疲勞...原來是秋老虎作怪

欣傳媒/ 2015.08.13 00:00
楊晴雯

台灣一位31歲的張先生,體格強壯,竟是寒底的痰濕體質,近期常感到口乾舌燥、鼻子過敏愈來愈嚴重,有便秘、解不乾淨的困擾,以致無法專注工作。中醫師表示,由於入秋後空氣溼度減少,體內水份不足、暑濕不易散發,形成虛火,致抵抗力變弱,因此容易出現呼吸系統疾病、皮膚乾癢、心血管疾病及大便乾結等現代人常見的四大「秋燥症」症狀。

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燥易傷肺」,是指因秋天雨水較少,容易使體內津液減少,導致體暑濕不易散發,肺氣易受到濕邪所傷。她進一步說,中醫所說的「肺」是指整個呼吸系統,而肺又通皮膚、血管、大腸,所以當秋季空氣變乾燥時,體內暑濕未祛,肺、皮膚及大腸首當其衝,易出現「呼吸系統問題」,像是口乾舌燥、脣乾、喉嚨乾癢、咳嗽情形、「皮膚乾裂」、「心血管疾病」及「大便乾結」等四大秋燥症症狀,尤其是體質弱者、老年人感覺更甚,而鼻子過敏者,過敏情況也會加劇不適。

除秋燥症外,秋季還會出現「秋乏」。吳明珠解釋,在夏天,人的皮膚濕度和體溫升高,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人體過度消耗的能量,難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償;但到了秋季氣候涼爽宜人,人體出汗減少,體熱的產生和散發,以及水鹽代謝也逐漸恢復到平衡狀態,人體因此感到舒適,處於鬆弛的狀態,因此會莫名感到疲憊,就是常說的。

如何預防秋燥症與秋乏?吳明珠指出,「秋天走到肺經,秋燥傷肺」,食養原則以「養肺潤燥、少辛增酸」為主,增強肺部免疫功能、健脾、補肝及祛濕。入秋之後切記不宜大補,應以淡補為主,掌握補而不膩為原則。

她建議,秋季可多吃奇異果、蘿蔔、蓮藕、荸薺、梨、蜂蜜、粥、豆漿等食物,可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特別是奇異果、水梨、柑橘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清心安神等功能,可增強身體抵抗力,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乾結的人食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