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台南紅球 賞櫻

鮮為人知的友軍 蘇聯航空志願隊

中央廣播電台/楊雨青 2015.08.07 00:00
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戰況十分吃緊。在國民政府請求支援下,當時蘇聯政府私下派遣了代號為「正義之劍」的航空志願隊,到中國戰場協助作戰。這支航空志願隊,其實和廣為人知的美國「飛虎隊」相同,但由於冷戰和政府反共立場,使得他們的故事,差點被埋沒在歷史洪流當中。

◎抗戰國府需外援 俄航空隊秘密支援

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後,國軍的武器和日方有一定落差,空軍戰機的數量也無法相比。當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向蘇聯請求援助。8月下旬,雙方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和「軍事技術援助協定」,9月份蘇聯宣布出售給中國200多架各式軍機,並派遣飛行員、地勤人員、工程師和機械師到中國戰場,直接協助作戰。

蘇聯為何願意派人到中國協助抗日?航空史學家傅鏡平分析,當時日俄關係劍拔弩張,俄國人擔心若中國被日本打敗,將來可能對俄國造成更大威脅;同時,俄國也能藉此加強部隊的作戰經驗。傅鏡平:『(原音)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說,俄國從實務觀點,也希望它的部隊到中國來有實戰經驗,藉著跟日本對抗過程,可以一方面提煉它部隊作戰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驗證它們生產的飛機,對抗日本飛機的效能怎麼樣。』

◎來華4年 漢口空襲立戰功

蘇聯航空志願隊一直到1941年,蘇聯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並且因為納粹德國入侵蘇聯而撤走。在華4年期間,這個在蘇聯被稱為「Z作戰」的行動,蘇聯方面共派了超過1千名的志願飛行員,和2千多名的地勤人員,累計操作1,250架飛機,蘇聯也有超過200名的飛行員因而喪命。

其中最大戰果,就是1939年10月的漢口空襲,造成日軍重大損失。傅鏡平:『(原音)日本跟中國在中國戰場上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中國派很多地面觀測站分布在各地,他們看到飛機幾架從東往西飛,就馬上報回去,下一站幾分鐘後他又看到,他又報回去,等於說在後方他可以知道飛機何時過來。可是日本人沒這樣子的條件,所以變成日本突然被俄國偷襲就損失慘重。』

◎各方歷史因素交錯 俄援隊鮮為人知

蘇聯航空志願隊在中國戰場有4年的時間,但為何這段歷史鮮為人知?傅鏡平指出,在蘇聯方面,由於當時蘇聯與日本並未正式宣戰,因此儘管這些人多數是現役軍人,但仍多用志願隊的名義到中國戰場助戰。

至於兩岸對於蘇聯航空志願隊也鮮少提及,則是因為二戰後歷史的演變以及冷戰因素。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助理教授王立本:『(原音)蘇聯軍人在中國戰場上與中國軍人並肩作戰,蘇聯在華志願隊,當時代號正義之劍(Justice Sword),在中國戰場上與中國飛行員並肩對日本作戰,留下很多可歌可泣故事。不過很不幸,這段歷史我們過去在台灣歷史課本或台灣官方論述中很少提到,這個讓人覺得很遺憾。同樣,中國大陸不太願意提到美國在抗戰中與中華民國的關係,我們知道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中共官方就定調美國就是什麼?是美帝。』

儘管這支「友軍」的故事,並未如飛虎隊般廣為流傳,但對於當事人來說,一生都難以忘懷。傅鏡平表示,曾擔任空軍副總司令的羅英德上將,當年被空軍派去俄援隊當聯絡官,有次俄國的一名大隊長(Alexei S. Blagoveshchensky)差點被日軍擊落,幸好當時獲羅英德相救,也讓兩人感情格外要好。但俄援隊撤回後,雙方失去聯繫,多年後幾經波折,本還有機會再聯絡,無奈因羅英德過世而未成。傅鏡平:『(原音)俄國人回去後他們失去聯絡,尤其後來變成冷戰,雙方一個民主陣營、一個共產陣營當然不能聯絡。等到他很老時候,羅英德很懷念當年戰友,就變成後來透過一位張文先生,他是美國華僑,他2人都連絡上了,可惜俄國人還來不及回應,羅英德先生就過世了。』

◎還原歷史 政府將邀俄援隊後人來台

王立本指出,歷史很容易受到現實環境而左右論述,但當初不論美國或蘇聯,都曾協助中國對日抗戰,這樣的歷史不該被遺忘或抹煞,「不提的話真的不公平」。對日抗戰已經結束70年,政府今年擴大慶祝,也將邀請蘇聯航空志願隊的後人來台,就是希望還原歷史,也讓所有當年在抗戰中犧牲與付出的人,持續為後人所懷念。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