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傳產藝師話從前 手作年代重感情 「國民記憶庫.故事沙龍」邀您珍視即將消逝的行業

中央社/ 2015.08.03 00:00
傳產藝師話從前 手作年代重感情 「國民記憶庫.故事沙龍」邀您珍視即將消逝的行業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803 09:19:34)文化部2日於齊東詩舍舉辦「國民記憶庫.故事沙龍」活動,以「即將消逝的行業」為題,邀請從事傳統行業的藝師、接班人分享個人從業的心路歷程。來自臺灣各地,至今仍堅守崗位的隱市小民各個臥虎藏龍,不論是新竹三代以竹藝為業的竹編達人李謙宏、南投手工棉被店的老師傅李桂雲、鹿港薪傳四代的錫器藝師李漢卿、藏身高雄打鐵傳家的鑄劍高手郭常喜、臺北鬧區的竹木行老闆朱義武,還是高雄百年瓦窯第四代傳人李俊宏,每一個行業都有說不完的故事,藉由昔盛今衰的點滴回憶,讓與會民眾重返手作年代,從中窺見臺灣社會的變遷。

一幀幀各行各業的藝師臉譜,是文化部「國民記憶庫--臺灣故事島」以即將消逝的行業為題的蒐錄成果,內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產業,也有不少你我意想不到的行業。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產藝師堅持打拼的身影,在城市的霓虹燈下逐漸黯淡、消逝。時間留給他們的是一雙雙技藝精湛卻長滿厚繭的巧手、一個接一個述說老店與客人間超越買賣關係卻充滿濃濃人情味的故事、以及一段又一段不忍老店消逝的感情。

來自新竹的李謙宏現場展示竹編好手藝,他說早年容器多用竹子編製而成,李家三代都以竹編米籮(盛稻米的容器)為業,農業時代需求量大,村裡10幾戶人家都從事竹編,當時新竹古市巷也有不少籮行(中盤),盛況空前。李家的米籮除了批售新竹、苗栗後龍、通霄、雲林西螺等地外,還有老客戶每年遠從花蓮來批貨。小學畢業就在家隨父親習藝的李謙宏笑說:「竹編我看久了就會了啦!」家傳本業隨著機械工業發展,竹編米籮漸漸被塑膠袋取代,正想轉行之時,新竹米粉工廠紛紛找上門,請他製作曬米粉用的竹笪(粗竹席,米粉曬架),竹笪透氣好,米粉容易乾燥,但無法量產,以致供不應求。李謙宏是目前北臺灣僅存的竹笪老師傅,但不少老客戶還是回頭找他訂製竹籮、竹籃,不忍客戶失望,現年82歲的李謙宏笑說:「我現在還可以做,人家訂,我就做!」

與李謙宏同世代,李桂雲一樣國小畢業就沒再讀書,不一樣的是父親並沒有留下祖傳家業,為了生活19歲開始跟著南投草屯老師傅學做棉被,他說:「學師仔功一天才賺600元,還要煮飯、洗衫,早上4點就要起床打棉被,1天頂多做2件而已!」早年沒有棉被店,都是流動式做生意,師徒拖著載滿棉花、工具的犁仔甲(雙輪人力車)走過中部大小鄉鎮,天氣好,就租下附近人家的三合院打起棉被,下雨就得找空屋上工。出師後一開始也沒固定店面,李桂雲還是騎著脚踏車,揹上工具四處做棉被,從事手工棉被業至今已逾一甲子,拿著照片解說起製程,今年已經80歲的李桂雲仍精神奕奕,一床床棉被養大3個小孩,就算後繼無人,他也認為沒關係:「老主顧知道手工棉被用料好,一條棉被蓋10幾年,睡硬了還回來請我重新彈製,這不是賺錢,是賺到感情!」

同樣重感情的還有來自彰化鹿港百年老店的李漢卿,他是瑞興錫鋪的第四代傳人,今年60歲,但由於出身錫藝世家,笑稱自己已入行一甲子。李漢卿從小深知「打錫」辛苦,不忍老父親苦撐,決心接續家業,鑽研錫藝。早年錫器用途廣泛,如茶杯、茶盤、茶罐、筷籠等食用器皿,以及宮、壇、廟宇所需的燭臺、香爐、燈座等祭祀用具,幾乎都用錫器打製。鹿港開發甚早,商賈仕紳雲集,寺廟香火鼎盛,俗諺「一府二鹿」就是繁華一時的寫照,李漢卿表示當時錫器需求量大,客戶以佛具店為大宗,極盛時期鹿港街上就有10幾家錫鋪。如今社會變遷,榮景不再,但李漢卿仍堅持先守住傳統再求創新,他認為這樣才留得住客人。現今老店已傳給第五代,李漢卿臉上滿是技藝得以薪傳、老店得以延續的歡欣。

從高雄北上的打鐵師-郭常喜,找到薪傳自家打鐵文化的另一種方式-成立刀劍博物館。打鐵是家業,研究兵器刀劍是他的最愛,能將技術結合興趣,他覺得很開心。不過回想當年,他其實不願像父親一樣,一年到頭汗流浹背,一天只能做5把菜刀,他說:「第一艱苦是打鐵,手拿鐵錘敲鐵支,敲到汗流洩洩滴,毋知何時出頭天?」可見打鐵辛苦又賺不到什麼錢。但父親因為找不到師仔功傳承,最終還是把祖父留下來的打鐵老店交到他手上。17歲時,郭常喜跳脫傳統小賣生意轉做批發,而他的打鐵人生其實也是一部臺灣工業發展的縮影,50年代農業社會鐵製農具需求大,幾乎每一鄉鎮都有一條打鐵街,但農具利潤薄,他到國術館、宋江陣招攬生意,打製刀劍兵器。60年代經濟起飛,食品加工業興起,他開始做機械用刀,包括泡麵工廠的碎葱刀、鳳梨罐頭工廠的切片刀,不少食品龍頭大廠都是他的客戶,閒暇之餘最愛研製古兵器,李安電影《臥虎藏龍》片中的青冥劍就是出自他手,國際大導演的青睞讓他投入更多心力在刀劍博物館的經營,希望更多年輕人瞭解早年的打鐵與刀劍文化。

同樣是粗工苦力,不過藏身臺北士林夜市旁、座落在劍潭捷運站前的復發竹木行,並非老閭朱義武的家族事業,有趣的是當年他和哥哥可是莫名其妙成為少年頭家。竹木行原是隔壁鄰居的店面,歇業後不知情的工廠還送來一大卡車的竹子,他只好硬著頭皮去學藝,意外入行。朱義武說早年沒有鐵皮屋,竹子需求量大,光是下貨、整理就要忙到凌晨3、4點,當時士林芝山岩一帶有許多老兵,因為堅信「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要他用竹子就地簡單搭屋暫時棲身,沒想到一住下就再也沒回去了。朱義武也曾為臺灣的基礎建設貢獻心力,當年經國總統推動十大建設,他與有榮焉地表示曾參與過其中三項,包括桃園機場,煉油廠、中山高速公路,即使是帶著師傅搭蓋工寮,但他至今仍感驕傲。隨著建材的日新月異,現今復發竹木行的客戶以庭園造景、日本料理店居多,今年72歲的朱義武說:「這是粗工,兒子也不願意接!」對於這見證士林夜市的誕生、重建,看著臺北捷運從無到有的50年老店,他樂觀但求順其自然。

全場最年輕的與談人-李俊宏,是高雄大樹百年瓦窯-三和瓦窯的第四代窯主,他說自己從小就在泥巴堆長大,喜歡拿著自家的碎瓦片打水漂兒,更喜歡穿梭窯廠聽工人說起早期全盛時期的榮景,由於高雄大樹水質好、土質黏性好,做出來的磚瓦特別好,登記有案的窯廠就有20間。民國3、40年左右,天才濛濛亮,大批牛車就擠滿整條街,排隊等著搶載出窯的磚瓦。李俊宏當兵後考上銀行業,利用上班前、下班後的空檔幫忙送貨,最後他和鹿港的李漢卿一樣,不忍伯公、母親年事漸高還要做手工粗活,民國84年左右挑起家業,但伯公認為窯廠終將沒落,要他「做些不一樣的」才能找到新的生機,於是他去學日本瓦的製作,搭上文創風潮,帶領百年瓦窯成功轉型。

時間雖然留不住過去榮景,但故事與回憶重現了手作年代的溫度,回顧過往甘苦的點滴,老師傅、接班人放不下的是對客人、對老店的那份感情。早年純樸的情感與單純的堅持令人回味,「國民記憶庫.故事沙龍」喚起珍視你我周遭即將消逝的行業!(故事沙龍地點:齊東詩舍,臺北市濟南路27號;臺灣故事島網站:http://storytaiwan.tw)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75678.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