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顯示,中國的刺青歷史可以上溯到3500年前。目前的判斷是,刺青用於族群辨識、身份地位。考古專家分析,和現代流行的紋身藝術不同,新疆古人刺青應是源自宗教或身份。
天山網報導,新疆博物館7月9日重新開放「新疆古代乾屍」專題展,包括靜臥3800年的「樓蘭美女」,安詳可愛的「且末寶寶」,彩繪紋樣飾面的扎滾魯克「大媽」。
新華社報導,館內研究員王博說,新疆出土的古屍共有4具帶有刺青。刺青可能是認為自己的部落與某種動物、植物有關,就把相關圖案刺在身上以驅邪或求得保祐,也可能是成年、智慧或勇敢的標誌。
出土於且末縣扎滾魯克的女屍,刺青在手指、手背、上延至手臂的一部分;出土於哈密地區五堡墓葬的女屍,刺青主要在手臂,可以明顯看出圖案呈青黑色,局部圖案依然清晰。
王博表示,且末縣扎滾魯克墓葬曾經發現一根細小鋼針,針鼻上的孔很圓,鋼針至今依然閃閃發亮。結合鋼針、勺子等遺物分析,古人刺青採用的顏料很可能源自蘭草,以鋼針沾上顏料水進行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