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見證東亞百年來的巨變 清大「甲午戰爭、乙未抗日紀念文物特展」登場

大成報/ 2015.07.10 00:00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2015年正逢乙未抗日120周年,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與文物館籌備處主辦「東亞百年巨變:甲午戰爭、乙未抗日紀念文物特展」,即日起至8月16日在新竹縣文化局縣史館特展室,展出該校中文系楊儒賓與方聖平教授收藏的50餘件珍貴文物,並邀請乙未抗日人士姜紹祖的後裔共襄盛舉;清大圖書館配合此次文物展,特舉辦主題書展及系列講座活動。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戰清軍潰敗,翌年雙方簽訂「馬關條約」,臺澎被割讓給日本,隨後以勝利者姿態登臺的日軍卻從北到南遭受激烈抵抗,史稱「乙未抗日」。「東亞百年巨變:甲午戰爭、乙未抗日紀念文物特展」展出文物共有「圖繪戰爭」、「殖民海桑」及「烽火尺牘」三大類,包括錦繪、書畫、尺牘、軍士征伐日誌,以及不經意間透露領地想像的地圖等不同類型的文物,帶領觀眾貼近甲午戰爭與乙未抗日的歷史人物,一窺當年新興日本帝國的殖民觀點、軍旅生活點滴與臺灣印象,以及在地文人身歷其境的感受。其中「圖繪戰爭」精選相關錦繪14件,透過畫師的生動描繪,依時間主軸完整呈現甲午戰爭的起點。

楊儒賓教授指出,甲午戰爭是近代東亞史的分水嶺,乙未抗日則是甲午戰爭的延伸。針對這兩場戰役,很多前人研究都從民族主義的角度切入,但他在二十餘年來收藏文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不同的觀點,以跨過民族主義界線的角度思考這兩場戰爭的意義,既是近代東亞受到西洋刺激後,第一次現代化的總結,也是西方與東方相遇之際,東方原本已具雛形的現代化節奏遭西方驟然打斷。這兩場戰爭不僅是臺灣歷史重大轉折,更牽動東亞諸國的命運,影響深遠超過百年之久。

楊儒賓教授表示,中、日兩國面對西方的船堅炮利,早已各自展開現代化,日本複製當時列強的殖民帝國模式取得勝利,中國則在戰敗後加速步伐,各種變革方案紛紛出籠,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與孫中山、黃興的革命,都是源於甲午和乙未的影響;中國近代最重要的啟蒙思潮發動者嚴復,也因甲午戰敗的刺激而著手大量譯述西方見聞。臺灣在乙未年淪為新興日本帝國的殖民地,既是甲午戰爭的直接受害者,也是乙未戰役的當事者,期待觀眾透過展出文物,反思甲午戰爭與乙未抗日之歷史意義,進一步深入關照臺灣當前的處境。

1894年7月豐島海戰,以及後續的成歡、牙山及平壤等戰役,旅順、威海衛失陷以迄1895年4月馬關談判議和,也包括1895年3月間日軍近衛師團攻占澎湖,以及5月底日軍從澳底登陸之後,從北到南在基隆、新竹、彰化、臺南遭逢強烈抵抗,一路苦戰的征伐過程。

「殖民海桑」精選與甲午、乙未相關的書畫、文獻與地圖30餘件,呈現日本治臺官僚的心態觀點,以及臺民士紳面對戰爭與臺灣被割讓的心境轉折。楊儒賓指出,代表日方締結馬關條約的伊藤博文,其多件書法作品當中,已經捐贈給清華大學校方典藏的「臺灣七律三首」最為珍稀。惜因尺幅極大,受限於展場空間有限,此次無法展出真蹟。這是他於1896年巡視臺灣時手書的作品,字裡行間展現顧盼自雄的豪氣,自是不在話下。伊藤博文與臺灣有關之書蹟,另有「大纛揚揚行書七絕條幅」、「際會風雲楷書七律條幅」與「七州風景草書七絕條幅」於現場展出,皆透露節旄入臺的意氣風發,以及「皇威今已及臺灣」的嶄新氣象。

「烽火尺牘」展出日本、清廷雙方當事者的書札與明信片共7件文物。除可透過信封上所署地址之寫法,呈現戰爭過渡期間多元繁雜的面貌,更可藉由戰事相關重要人物的信函,貼近關鍵歷史人物的心境。如就任「臺灣民主國」總統的唐景崧,於1895年6月初日軍兵臨臺北城之際,從滬尾乘船倉促離臺,寫給賢婿介侯的信件:「臺事遽壞,苦心為人莫諒,從此入山不問世事,亦殊清靜」,從中可見其心緒之無奈。

李經方在李鴻章於議和期間遭日人小山六之助槍擊後,寫給東京大學南摩綱紀教授的信件中,亦有「經方隨侍東來,碌碌無節,唯冀邀天之福,和局早成,得與明公重話契闊耳」之語,不難想見他期待早日卸下重任的心情。而臺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於1895年11月寫給松田芳次郎的信件,則有「煽動頑愚土民,以抗王師」的措辭,此時正逢臺灣平定之際,也是相當貼近歷史現場的描述。

楊儒賓表示,2014年初他將收藏的部分文物捐贈給清華校方典藏,此次則展出許多和甲午戰爭、乙未抗日相關的珍貴文物,從學界研究的角度來說,清華「已經取得甲午與乙未的入場券,尤其是乙未抗日更擁有發言權」,期待校方籌建文物館的目標能夠早日實現。

清大圖書館配合此次文物展,另有主題書展及系列講座活動如下:

主題書展

⊙ 07.06-07.19 國立清華大學總圖書館一樓知識集

⊙ 07.27-08.17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人社分館

系列講座

⊙ 07.15(三) 10:00-12:00 國立清華大學總圖書館一樓清沙龍

專題演講:作為公共歷史記憶的「臺灣民主國」

講者: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張隆志主任

⊙ 08.06(四)14:30-16:30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縣史館特展室

座談會:馬關條約、乙未抗日的歷史意義

主持人: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陳昭瑛教授

⊙「東亞百年巨變:甲午戰爭、乙未抗日紀念文物特展」另訂於9月4日起至27日,在彰化縣鹿港公會堂展出。

(圖由清大提供/1.「東亞百年巨變:甲午戰爭、乙未抗日紀念文物特展」與會來賓合影留念,左起:清華圖書館館長林福仁教授、姜紹祖後裔姜博文先生、清華中文系方聖平教授、清華中文系楊儒賓教授、清華賀陳弘校長、台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朱茂男理事長、蔡仁堅先生、清華圖書館副館長孫宏民教授。2.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楊儒賓教授(左一)在「東亞百年巨變:甲午戰爭、乙未抗日紀念文物特展」為觀眾逐一導覽解說,吸引觀眾駐足欲罷不能。3.乙未抗日仕紳姜紹祖的後裔姜博文先生出席「東亞百年巨變:甲午戰爭、乙未抗日紀念文物特展」致詞表示,當年保衛鄉土犧牲壯烈,他的祖先沒有缺席讓後代子孫引以為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