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精準擊球系列-用假想「牆面」建立正確擊球徑

欣傳媒/ 2015.07.06 00:00
彭怡千

揮桿路徑在決定擊球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保持在內側路徑的下桿可以讓桿面有更大的接觸面積(外側路徑擊球會造成桿面的切割過球),所以您的路徑做正確的嗎?今天提供一個「假想牆面」作為改善外側下桿路徑的引導動作,這樣的「假想」可以協助幾個重點:

1、下桿路徑保持在較內側的位置,改善擊球品質,並產生更大的桿面接觸。

2、較為輕鬆的手部動作,只需要將手部放鬆「掉下」控制準備擊球位置,減少下桿初期手部急於擊球的用力動作。

3、當手部放鬆時,可爭取到重心轉移的時間,讓重心轉移更為順暢。

基於上述基礎,今天提供「假想牆面」給有過於外側下桿的球友做為練習動作。首先,先不拿球桿坐上桿動作,接著手部動作做下桿,並假想牆面不越過牆做下桿(如圖片與影片詳細說明),透過這樣的假想動作在揮桿時想著「下桿不能撞到牆!」,即可改善揮桿路徑做較為內側的下桿動作「紮紮實實的擊球」。

以上文章內容希望能提供給「始終感覺用手在外側路徑下桿」與「擊球不紮實也不精準」的球友動作建議,謝謝大家對文章的推廣!各位球友的推廣是我繼續提供免費教學的動力!

駐站教練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