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測定疲勞壓力!日立系統成功研發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洪毓琪/台北報導 2015.06.25 00:00

慢性疲勞是百病之源!長期忽視疲勞與壓力問題,恐導致疲勞感積蓄,增加大腦、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等風險,甚至可能因此奪命,不可不慎!以日本311大地震為例,災區職員成為嚴重過勞族群,許多人因此病倒甚至死亡。日本株式會社日立系統為了敲醒預防過勞的警鐘,與日本疲勞科學研究所共同開發出特別研發出一套「疲勞與壓力測定系統」,以便及早揪出慢性疲勞的潛伏危險狀態,進而及早預防因應,以及早治療。

慢性疲勞是百病之源!長期忽視疲勞與壓力問題,恐導致疲勞感積蓄,增加大腦、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等風險,甚至可能因此奪命,不可不慎!

自311大地震後,災區職員失去家園和親人而備受煎熬,尤其還必須忍住悲傷全力協助災後救援,所以,許多人都因此承受巨大壓力,身心俱疲,他們可以說是屬於疲勞壓力爆表的族群。他們過度疲勞而不自知,慢慢開始出現疲勞的症狀,例如:自律神經失詷、自體免疫疾病、各種感染症、內分泌疾病等,最後猝死的比率明顯攀升。

社會環境發生變化 推行過勞防止以及壓力檢測

勞動部於103年7月3日甫上路的《職業安全衛生法》中亦已增訂「過勞預防條款」,日本將從今年12月起透過《勞動安全衛生法》改正案針對50名以上從業員的企業事務所推行壓力檢測制度的義務化。企業針對員工的壓力評估以及健康輔導等預防對應已逐步法規化。

株式會社日立系統 成功研發「疲勞與壓力測定系統」

株式會社日立系統是日立集團旗下的提供IT服務的企業,日立系統十分關注大眾的健康福祉,並以此作為服務精神;尤其有鑑於日本厚生勞動省這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慢性疲勞已經成為現代人嚴重可能致死的文明病,並意識到疲勞會對個人、社會帶來重大的傷害,因此傾全力投入研發「疲勞與壓力測定系統」。希望透過簡單的操作方式與步驟,即可隨時監測自己的心電數據、脈波,並檢測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度及活動量,進而提醒受試者該如何緩解疲勞。

早在15年前,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疲勞研究班就曾針對15歲到65歲的4000名男女進行大規模的疲勞狀況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1/2的人有長期「慢性疲勞」的問題。(攝影/洪毓琪)

株式會社日立系統的松原孝之主任技師表示,除了311大地震事件所帶來的省思外,日本勞工因過勞而不幸猝死的案例,一直不斷增加,是大家所重視的議題。事實上,早在15年前,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疲勞研究班就曾針對15歲到65歲的4000名男女進行大規模的疲勞狀況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1/2的人有長期「慢性疲勞」的問題。而此項調查結果,不但為日本國民身心健康問題投下一枚震撼彈,也使得日本被媒體稱之為「疲勞大國」。

精神渙散易頭痛?恐慢性疲勞上身

「慢性疲勞」為何會對人體身心健康帶來如此嚴重的影響?慢性疲勞在各年齡層都會出現,40至50歲的患者居多,患者往往出現好幾個其他相關症狀,例如:注意力記憶力變差、喉嚨痛、淋巴結疼痛、肌肉疼痛、關節莫名疼痛、新發生的劇烈頭痛、無法睡飽的睡眠。

松原主任技師指出,長期忽視疲勞,黛嚴重導致疲勞過度累積而無法抒解、排除,除了身心易受到衝擊,更容易造成免疫力大幅下降,使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全的機率大幅攀升。若仍未妥善處理,恐疾病纏身、過勞而死,不可輕忽。

慢性疲勞的成因,不只是心理因素,還包括基因、過勞、免疫、環境等的問題,都有可以惡化慢性疲勞症候群。而壓力可能是誘發因子,因為壓力本身就會影響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引發慢性疲勞會根據個人有不同原因,抽血檢查、腦部電腦斷層無法找出任何證據,一般只能靠醫師的經驗跟病人描述的病史以及睡眠等的生活習慣來調查原因。

使用「疲勞與壓力測定系統」,只需將雙手手指放進檢測儀內,即可測定分析,過程只要2分鐘,即可透過接收指尖的電位差收取心電數據、透過血流收取脈波數據。(攝影/洪毓琪)

疲勞輕鬆揪出!2分鐘簡易檢測即可獲知結果

可是傳統的疲勞測量,有通過陽電子放射斷層撮影(PET)測量大腦局部血流量;以及血液、唾液檢查進行測定等多種方式。但每種方法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人力、費用來進行檢測,不僅曠日廢時,更成為疑似慢性疲勞人群接受檢測的一大阻礙。

使用「疲勞與壓力測定系統」,只需將雙手手指放進檢測儀內,即可測定分析,過程只要2分鐘,即可透過接收指尖的電位差收取心電數據、透過血流收取脈波數據。測定的數據透過測定器傳送到電腦,由專用程式進行數據解析,即時可表示出評估結果報告並印刷。報告內透過透過圖表以及數字來表示自律神經機能活動量(機能年齡)以及交感/副交感神經平衡。透過「正常」「注意」「要注意」3個階段來進行客觀易懂的整體評估。

最重要的是,可將檢測出的數據加以量化儲存,成為個人專屬的身心狀態履歷,依顧客要求亦可提供雲端服務。透過這一些重要數據分析,不僅有利受測者了解自我的生理變化狀態,提早發現慢性疲勞、過度疲勞的症狀,以及提醒早做預防或早治療。也可成為醫師與心理輔導諮師診斷時的判斷、參考依據。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2615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