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降低醫療誤診率,可善用影像二次判讀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新聞部 2015.06.24 00:00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根據日前報導,美國一名女子因醫師誤診為腦性痲痺,竟在病床上躺了30年,經歷大大小小痛苦的手術!後來經過另一位醫師治療後,過沒多久就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站了起來。影像診斷專科醫師池永昌表示,誤診的情況在台灣也時有耳聞,且經常讓患者陷入無盡的恐懼與焦慮中,為了確保治療的正確性,建議要二次判讀才安心!

誤診率高達40% 醫師難免也會出錯

「醫師誤診機率有多高?」池醫師說,很多人將醫師當成神,以為醫師絕對不可能出錯,但事實上,醫師也是人,也有注意力不集中、醫療專業不夠,甚至是錯誤的時候,曾有一項統計顯示,全球的醫學診斷高達7~40%的誤診率,其誤診率之高是令我們很難想像的。

「尤其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每位病患看醫師的時間都僅有短短的3到5分鐘。」池醫師分享,有時候光要判讀一個腦部腫瘤,就得看上百張的影像,翻閱許多國內外的期刊及病歷,光一個案例下來,起碼就要花上一小時,池醫師拋出疑問給大家思考:「在現在的健保體制下,短短的醫病時間裡,請問你的醫師有可能幫你看得那麼仔細嗎?」池醫師回答,「真的很困難!」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全球誤診率會如此高的原因了。

只需透過網路上傳 5天就能得到回覆

池醫師說,很多病患都會有類似的經驗,就是當我們在一家醫院檢查報告出來後,醫師告訴你影像可能有問題,建議你開刀拿掉,我們也許會非常緊張,但又不太相信第一位醫師的診斷,於是又再重新至大醫院掛號一次,也再經歷一顆心懸在空中的不安感,前後大約要2個月時間檢查報告才能揭曉。

然而,現在民眾大可不必如此奔波,只要將影像申請出來,透過網路將需要判讀的影像資料傳送到國外給專科醫師判讀,約5天內就能得到判讀影像的答覆,省去前往醫院人擠人的時間,也儘早放下心中恐懼,並能享有第二方中立且客觀的意見。

至於哪些人需要影像二次判讀呢?池醫師認為,「只要你對你的醫學檢查有任何疑慮,都應該進行二次判讀。」池醫師說,每個醫師的專業認知都有限,只要你覺得可能看錯科、治療過程需要下重大決定時,或者是不相信第一方醫師的看法時,都應該進行影像的二次判讀,避免醫師錯誤的診斷及錯誤的治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