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台鹽前董座洪璽曜與南大生暢談如何搶灘大陸市場

中央社/ 2015.06.23 00:00
台鹽前董座洪璽曜與南大生暢談如何搶灘大陸市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623 15:58:09)國立臺南大學於6月23日上午特邀台鹽前董事長洪璽曜蒞校,擔任博雅教育講座嘉賓,以「西進?吸進?如何搶灘大陸市場?」為主題,以其自身經驗和與會學子們暢談臺灣與大陸間的經貿關係。

洪璽曜董事長為南投人,美國百靈頓大學榮譽商學博士、美國紐波頓大學企管碩士。曾任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企聯)副秘書長、海峽兩岸聯合經貿協會秘書長、美聲廣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第五、六屆理事長、國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等,現為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專任講師。

演講開始,洪董事長開門見山地表示,希望今天的演講能協助同學們找到正確的方向,並對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有所啟發。洪董事長詢問在座同學對大陸了解多少?他說臺灣與大陸,兩岸之間隔著最近卻也最陌生的距離。在兩岸來往密集的現在,同學們應該廣納各種資訊,拓展自己的視野,方能走出一條可行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相對,沒有絕對,既然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式,要如何創造臺灣的價值呢?蔣經國先生說過「環境在變,時代在變」,洪董事長引此句告訴現場學子「人的想法也要隨之而改變」,現階段的臺灣需要理智的判斷,並了解真相所在。

「滿天全金條?要抓沒半條?」對於到大陸發展一事,洪董事長舉出三種心態者不同的觀念,樂觀者會認為這是搶錢、暴利的大好機會;悲觀者會認為隨時可能被倒帳、大陸騙子ㄧ大堆;但務實者會隨時調整方向、聽其言、跟著政策走。但不論失敗或成功,臺灣人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習慣於單打獨鬥,卻忽略了團隊合作可化不可能為可能。

洪董事長以大陸新制定、關於各地稅收的62號文來說明大陸對台經濟現況,對此讓臺灣人緊張的條文,他反以25號文來釐清我們害怕的真相,也就是只要有合法條約、兩岸之間的貿易就有緩衝的空間。這顯示大陸已明確走入法治社會,並非我們印象中不透明的政商關係。洪董事長也告訴大家,別用過去的陰影來回憶,我們更該「看」未來的中國大陸,當我們面對這些改變與競爭,應去尋找臺灣自身的價值於何。他也提到,要突破臺灣人常見的三個迷思:ㄧ、愛臺灣ㄧ定不能閉關自守,要有開放的胸懷,才能創造「臺灣價值」。二、大陸和臺灣密不可分,臺灣不可能達成「去中國化」的全球化。三、臺灣要用對的方法,才能同時掌握大陸和世界市場。

洪董事長語重心長勉勵現場同學,要勇敢、理性、智慧的面對中國市場,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從臺灣的新世界到世界的新臺灣。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保有宏觀思維,思考服貿策略!不要等待上天保佑,自己的路自己走。

圖說:臺南大學莊陽德副校長(左)致贈紀念品予洪璽曜董事長(右)

訊息來源:國立台南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73207.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