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二年級 小建築

欣傳媒/ 2015.06.17 00:00
何熊貝

許老師組本次的題目是「阿蘭那」原意為樹林,意譯為寂靜處,也譯為寂靜,即身體寂靜,煩惱調伏。

所居之所,冀求由外往內尋求處身之道,亦即寂靜之所在。

觀察自身無法聽之處,而讀〝空間〞的細微感受,從中抽絲剝繭,從感知的體悟到理性的邏輯分析,這便是「阿蘭那最終章之讀心術」嘗試性的手法也是這學期設計課的主軸與目標。希望同學們回到自己的家鄉去研究家鄉的環境,將耳朵塞起來以眼睛觀察與紀錄。張婷貽 同學觀察到雲林林內鄉的平廣的稻田中,有著許多轉角以及道路是她擁有諸多記憶的場所,她嘗試以新空間朝向她記憶的角落,呈現出某種儀式性的對角線,並「過渡」空間來回應自己所觀察到的議題。

莊老師組希望同學們在寒假時去冒險,並引言: 青年旅舍(簡稱青旅) :「亦作背包客棧,是一種針對驢友和年輕人的旅館業態,強調自助互助、實惠、不浪費, 以社群生活和文化交流。」該組黃子綺同學的基地選在離捷運東門站的金華街巷弄內,希望能創造一個溫暖且能讓旅人們沈澱心靈與放鬆的一個暫時性空間。

蕭老師組的設計題目是關於中醫診所與藥舖子,希望透過理己、理天地、理眾生,並將經歷百年變革的藥鋪空間,整合並落實於一大環境中,迪化街是台北著名的年貨大街,黎士瑄同學發現自己畫筆下的空間都是與消點與陰暗角落有關,不給予診療室、等候室等諸多空間既有與固定的空間意義。

方老師組希望讓同學,透過五感的感受力進入一個微觀的茶空間,茶空間與小茶廠的關係如母子般的共存共生。張語歡同學以阿卡西的生命觀做設計的發想,並將基地放在外雙溪與「少少」相同的基地上,以與大自然接合並透過一個吸納不同植物型態的玻璃體,去形塑一個充滿靈性感受的空間。

朱老師組則是先以一小單元的居住空間開始發想,並作為第一階段的作業,且以實踐大學旁的連棟的老舊四層公寓為基地,將居住單元發展唯一社區型的集合住宅建築形態。曾亭豪同學藉由打開空間邊界,使人在裡面居住時可以回到生物的本性以及尋求自我的定位。所以曾同學利用可移動式的格柵來切割自己所需要的空間,並構築以及展現人最為真實的生活。

圖,編輯/何凭融(何熊貝)

相關實踐大學建築系文章:

實踐大學建築系與台灣大學土木系 跨校合作橋樑工作營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9148-bridgecamp

[實踐建築+台大土木]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跨校橋樑工作營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0486-usc

實踐建築「四三拾二」聯展 教學成果總展演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7089-usc

2014鬥茶 實踐x銘傳 茶空間聯展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1982-Live

2014鬥茶 實踐x銘傳 茶空間聯展 (續)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2088-Live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news/live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