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重新找回了他們想提供給客人的氛圍及靈魂,但剛閉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就像當年迷失的星巴克,需要重新找回過往的靈魂。當Computex驕傲的說今年看展的買主人數又較去年成長了1.6%,但媒體及外資分析卻一面倒地說今年人氣冷、產品無亮點,甚至有中國媒體這樣下標:「 沒落的ComputeX,近乎自娛自樂的遊戲」。
曾經,打開科技人的行事曆,1月去拉斯維加斯參加CES;3月飛德國漢諾威的CeBIT;6月份台北的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是三個不可缺席的必要行程。
慢慢的,行事曆上開始加上了柏林的IFA、廣州的廣交會、橫濱光電展、巴塞隆納MWC,登機證上印的地點越來越多,Computex也從曾經的三大展,慢慢被瓜分掉光環。
有人說,是因為Computex與移師到上海的消費性電子展「CES Asia」展期太接近,造成廠商買主選邊站。而微軟及Intel大咖CEO不來Computex,反而去了北京的聯想 Tech World站台的現實,也讓Computex像是個不受失去鎂光燈的過氣明星。
其實,這些理由並不是重點,就算沒有「CES Asia」,廣交會、香港春季電子展等其他同類型展會也沒有少。看不到未來產業的亮點才是Computex的隱憂,台灣廠商每個都在拚轉型、創新,但是,把機殼做得越輕越薄、主板功能整合越來越多,並不足以帶領出下一個接棒產業的機會。
過去,台灣因PC產業而起,從家庭手工轉為大型代工製造業,網際網路的發產,讓台灣從PC產業跨足到光電、網通、IC設計,從OEM製造代工逐漸轉為一條龍式的ODM代工整合,所謂的Wintel架構讓台灣廠商得以專注在硬體設計、建構完整的產業供應鏈,但是行動裝製如手機、平板的出現,趁勢興起的卻是中國的白牌供應鏈。這不光是台灣產業的問題,前年,戴爾電腦宣布將由私募基金收購並下市,擺脫上市股東的壓力,進行策略轉型,將經營重心轉向企業硬體與軟體服務。 而另一競爭對手惠普也將公司一分為二,一家是經營個人電腦與印表機事業既有業務的惠普公司(HP Inc.),另一家則是以企業雲端、網路安全產品客戶為主的惠普企業公司(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過去品牌兩大客戶都開始淡出PC/NB市場,我們依賴的微軟加Intel這兩位老大哥又面臨Google、蘋果及ARM的威脅,其實,我們只是不願意去面對這個產業即將凋零的事實。
所有的研究都說,物聯網是下一個趨勢,但物聯網的發展,目前是各個有希望卻各個沒把握,任何一個切入點都是商機,也帶動了全世界的創業風,過去台廠追求的是大量製造、降低成本,但物聯網的商機,卻往往是來自小應用的整合,新創團隊相較於過去的大戰艦式組織架構,更為適合。Computex今年才設了Meet the Future新創主題館,雖然晚,但是值得鼓勵。
過去的三大展,不約而同的都在轉型之中,雲計算、行動通訊、物聯網、穿戴式裝置取代了傳統PC和電腦周邊,成為三大展的核心主題,今年的CeBIT,配合的是德國政府高科技戰略「工業4.0」,喊出了「數字經濟」。Computex或許更需要聚焦,甚至改名重新出發也是一個選項,展的本身並不只是為了訂單,更多的是技術趨勢的交流,在現在這個資訊透明的時代,台灣代工廠早就把每個產品的主要客人摸的一清二楚,在Computex前找方案解決商合作弄一些會動的樣品,給客人看看live demo,客人依此概念訂好下一個產品的規格交由台廠生產,似乎已經是固定的模式,但是在物聯網時代,客戶其實更需要的是廠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去了解技術的趨勢跟廠商共同合作開發下一個產品。
Computex定位是專業的B2B展,但有許多地方或許可以有更活絡的思維,以參觀報名來說,國內專業人士參觀登記,必須要預先上網登錄,然後再郵寄審核文件,經承辦單位審核後,再發給確認函,最後再以確認函與名片至現場領取參觀證。經過這一大串流程,如果不是參展廠商,我很懷疑有誰會願意這麼大費周章地去報名。而參觀資格,Computex限制必須要是「企業資訊設備採購人員; 國內ICT相關製造業者/ICT進出口貿易商/ICT通路商/軟體商,副理級(含)以上職位」,我參觀時很好奇的問了為何要限制職級,得到的答案是「通常副理以上才有資格下訂單」,說實在,參展那麼多年,還真沒看過有客人是真的在現場就下訂單的。
走在冷清的展館內,旁邊的展台依然有Show Girl跟台下觀眾互動送獎品,攝影師依然認真的拍照,電競產品廠商,依然維持慣例,每年總是要拿個超頻CPU噴液態氮降溫,在液態氮的煙霧裡,Computex與台灣產業的下一步,也正朦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