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我對廢除死刑之管見【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5.06.08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民國36年12月12日當時擔任「剿匪副總司令」(蔣介石自兼總司令)的張學良偕同西北軍統帥楊虎城主導一齣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之兵諫,活捉蔣介石逼其調轉槍管先抗日-即先攘外在安內;並於蔣介石同意後同飛機護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被蔣介石「親自管束」軟禁一生、至1975年蔣介石翹辮子、1988年蔣經國也去見閻羅王之前都失去人身自由;及至1990年、隨著虎口下的總統李登輝慢慢站穩腳步後張學良才逐漸恢復自由。可是另一位西安事變的同謀楊虎城下場則完全不同;蔣介石在大陸兵敗如山倒在被人民解放軍追得無路可逃準備夾著尾巴逃到台灣逃命之前夕還不忘派遣軍統局長毛人鳳帶著槍手(真正殺人的槍手不是像馬英九姊姊馬以南代人考試以賺取高額酬勞之槍手)將監禁在重慶的楊虎城全家滿門抄斬,連襁褓嬰兒都不放過。這是蔣介石對「西安事變」兩位主謀之兩種判法,楊虎城是執行死刑(滿門抄斬),張學良是監禁終身,張學良比楊虎城多活了52年,可是張學良自己說「我36歲以後就沒有了」「西安事變那年張學良36歲」,這表示他被蔣介石「親自管束」後的軟禁生活是生不如死的,至少是活得很痛苦的;所以處罰一個人與有無執行死刑應無很大之關係,但與處罰之效果與是否刑期無刑而讓犯人痛徹心扉、生不如死有很大之關係;蔣介石和馬英九一樣都是心胸非常狹小、心地險惡、殺人不砸眼的壞蛋,尤其是受過日本士官學校殺人和自殺訓練的蔣介石對殺人用刑之哲理研究甚深,所以他對張學良和楊虎城同案主謀之懲罰各有奇招、各有陰狠之處,張學良看似多活五十多年、其實是多痛苦五十多年、多蒙羞五十多年。

最近馬英九政府為掩飾治安敗壞引起社會不安與不滿,乃火速一日內槍斃六位死刑犯,冀望能以執行死刑來平息社會眾怒,可惜社會並無任何感覺,反倒引來「廢死團體」之一片撻伐聲;自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第二條規定「禁止死刑」推出以來,廢除死刑變成普世奮鬥目標之一;除了歐盟之外美國現在有32州及聯邦政府和軍方尚有死刑外,其餘各州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都已廢除死刑;台灣雖未廢除死刑但因擔心國際貿易受到歐盟各國之抵制而影響到外貿市場之拓展、繼而影響到台灣外匯之收入,因而自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都宣佈支持廢除死刑,不論是否有無人道之考量,至少必須考量台灣國際貿易之發展-這是台灣最重要之命脈,沒有外貿台灣就要完蛋,這是無法輕言放棄之國運根本;除非想投降中國大陸的總統候選人,否則誰敢輕言「反廢死」而招致歐盟各國之抵制,則台灣經濟命脈必然崩盤,必然落入中國統一之圈套中,這是台灣目前無法公然「反廢死」之根由;這一點也提供公開宣佈「廢除死刑」的洪秀柱參考。

然而台灣欲廢除死刑則要有一套完善之配套措施,例如像張學良之終身監禁(永不得假釋),若在監獄中表現不佳(蓋在加重刑期已無意義)要用各種等級或各種刑具之鞭刑,得打到囚犯皮開肉綻、血肉模糊,使其坐立不得,每晚必須趴著睡覺,再配以重力勞動改造以乏其身,不必顧慮人道,就是要以嚴刑峻罰來取代死刑,讓其生不如死、讓其比死還痛苦,尤其對那些泯滅人性隨機濫殺無辜、濫殺兒童的暴徒,立法院要制定一套足以「以暴制暴」之法律來遏止毫無人性之殺戮,制定一套比死還痛苦的刑法來懲戒暴徒,國民黨以前有一個警總對此非常專業,可惜他們用錯地方、都用在對付一些學者教授或像柯文哲祖父被打得半死,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痛苦幾年後在全身病痛中逝去;所以我說蔣介石、蔣經國是殺人不砸眼之壞蛋,他們搞出一團「警總」小壞蛋以整死很多好人;國民黨應該戴罪立功去把昔日警總那些壞蛋找出來專門對付這些該判死刑之重刑犯,吾人相信警總絕對有此本事也有此專業讓這些泯滅人性之惡徒如鄭捷、龔重安每天嚇得屁尿直流;治亂世用重典,即然這些暴徒已無人性,國家社會就沒理由將其當人看待,再把昔日毫無人性的警總端出來對付這些泯滅人性的暴徒,以惡治惡、以暴制暴、以狠對狠;日治時代就是搞這一套,所以日治時代治安非常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俟這一套嚴刑峻罰搞定了再來談廢除死刑,那時社會治安就大大改善了。

所以在這套嚴刑峻罰尚未建立以前就暫勿奢言「廢除死刑」,而且執行死刑之時間亦要妥為改進,因為執行死刑不只是懲戒囚犯、也可告誡世人勿做壞事,現在馬英九拿執行死刑來掩飾治安之敗壞,真的很離譜、而且一次槍斃六人也可檢討;以愚管見每季執行槍決一次,一次以槍決兩人可也,這樣三個月就來「警世」一次,隨時提醒世人不可做壞事,更不能濫殺手無寸鐵毫無自我保護能力之兒童,誰濫殺兒童誰就去受最痛苦難忍的極刑;全世界最不幸的北朝鮮社會都會集體保護兒童,我們台灣難道比北朝鮮還不如嗎?兒童是很多家長的心肝寶貝更是國家的主人翁,所以我們社會一定要集體保護兒童,誰虐待兒童甚至虐殺兒童就讓誰生不如死。【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