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訂有備用容量率作為長期電源開發規劃的依據,1年只有1個數值,並以15%作為合理規劃值,即供給比需求應多出15%餘裕。
為了掌握每天供電情形,台電會依照每日實際可調度發電容量,即已扣除檢修、故障與環保限制的機組容量,計算出當日的備轉容量率。
不過,因「備用」與「備轉」容量率只有1字之差,容易令人搞混,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今天向媒體解釋時,特別以籃球運動為做比喻,假設某球隊共有10名簽約球員,實際上場比賽的球員有5人,其他未上場的5位板凳球員,即為備用容量。
由於未上場的5人與實際上場的5人相當,因此備用容量率為100%(5÷5=100%)。
林全能表示,若某日比賽時,有3人受傷,A球隊能上場比賽的球員只有7人,扣除實際在場上比賽的5人,剩下的2人即為當天的備轉容量,備轉容量率為40%(2÷5=40%)。
值得注意的是,若再有球員受傷或因屢次犯規被判出場,導致最後能上場的球員低於5人,即備轉容量率小於0%,球隊則在比賽中完全無法調度,輸球的機率將大幅增加。
林全能表示,若能準備好足夠備用容量率,以因應維修、跳機情況的話,就不用太過擔心;反之,若備用容量率不足,就會出現不足5名球員上場比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