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彭淮南:國際貨幣國家應負起穩定責任

中央商情網/ 2015.05.26 00:00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15年5月26日電)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今天與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奇會面後,央行發出彭淮南於2014年所撰發的專文內容,顯示當時即強調「國際貨幣國家應負起促進全球穩定的責任」。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柏南奇(Bernanke)首度來台,今天參加商業周刊主辦「全球經濟大未來論壇」與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會面。

央行晚間發布的新聞稿指出,彭淮南於2014年初應英國金融時報集團「銀行家(The Banker)」雜誌邀請,撰發一篇以「國際貨幣國家應負起促進全球穩定的責任」專文,文中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烏雲籠罩全球。這是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金融危機。

一年之後,又發生歐洲債務危機,此後一直紛紛擾擾,全球金融局勢也隨之動盪不安。這5年以來,全球面對高度不確定的年代。

他認為,為拯救經濟,這些年來,先進國家十分仰賴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拉抬股價、房地產市場與通膨預期,並間接使其貨幣貶值,希望能夠達成提升有效需求、刺激經濟成長的目的。

他說,雖然先進國家採取非傳統的貨幣政策,有其不得不如此的考慮,但在危機期間防止金融體系崩潰,也促使經濟活動能夠維持一定的水準。

不過,先進國家也是主要國際貨幣的發行者,長期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等同於不斷對外輸出貨幣,未必有助於全球經濟;龐大的外溢效果,卻會不斷地干擾全球金融市場。

彭淮南強調,先進國家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已不若以往,與新興經濟體景氣循環同步的程度也愈趨下降,代表貨幣政策的國際傳遞效果,反而會對新興經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

例如,若新興經濟體本就處於景氣過熱的階段,則先進國家的寬鬆措施就形同火上加油,更加威脅新興國家經濟金融的穩定。

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的貨幣政策經常透過對短期國際資本移動的影響,而對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並扭曲匯率的真實價位。

尤其是對台灣、新加坡、香港等這一類小型開放經濟體而言,其匯率在經濟與金融穩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更容易受到國際資本移動的波及。

具體而言,自1990年後,外資在台灣股票市場與外匯市場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目前台灣約有6700戶外資,進出金額占銀行間外匯交易的比率達36%,絕大部分是由前20名的外資參與。

2013年6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債券與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合計達2285億美元,約相當於外匯存底的56%之多。

短期國際資本移動已成為決定新台幣匯率的主要因素,在外匯市場進行資產幣別轉換交易的外資,經常受市場特定訊息影響,因而集體同為買方或賣方,快速進行轉換交易。

上述這種因訊息不對稱與訊息不完備等而出現的群聚行為,經常導致外匯的需求與供給曲線不斷左右移動,進而產生匯率過度反應(overshooting)的現象,使其偏離經濟基本面應有的水準,而大量且進出頻繁的短期資金,也經常干擾國內經濟與金融穩定。

先進國家也喜歡透過公開口頭宣示以強化貨幣政策效果,首長對外的發言經常主導全球金融市場追逐風險(risk-on)、規避風險(risk-off)的投資情緒,金融資產價格也因而上下起伏。如果官員之間意見不一,更易形成雜音,進一步擴大市場波動,亞洲新興經濟體經常首當其衝。

例如,2013年 6月全球股票市場下挫,導致6個亞洲新興經濟體資本流出規模達143億美元。7月台灣外匯市場外資匯入占銀行間交易比重,由7月10日的22%跳升至次日的34%,其後數日一直維持高檔,並於7月15日達到39%。

上述情況都與先進國家首長對外發言有著密切的關聯;過度仰賴口頭操作,很容易在不同市場形成資產泡沫,最終會導致金融市場更大的波動,也波及其他國家,不可不慎。

先進國家貨幣政策對全球產生外溢效果的議題,在最近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所舉辦的經濟政策研討會中,也頗受重視,多位學者專家與央行首長在會中表示關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