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化療皮膚乾敏需留意 選不對膠帶當心連皮帶肉撕

台灣好新聞/ 2015.05.18 00:00
記者王郁淳/台北報導

小花(化名)剛做完第25次化療,在治療過程中除了噁心嘔吐的不舒服的不適感之外,她最不喜歡的就是當治療完畢後,治療師在撕去貼在身上的醫療膠帶與敷料的那一刻,因為化療讓她的皮膚脆弱,常常在移除膠帶過程,一不小心就把表皮撕下一層。像小花這種案例,不是單一個案,根據統計,因照護這種因膠帶造成皮膚損傷額外成本每年需花到1,160萬美元,好發於因治療而導致皮膚敏感脆弱的患者(如慢性病患者、洗腎患者、癌症患者等)、角質層較薄弱的老人與小孩、或是因病需反覆貼撕膠帶的傷患。

臺大醫院護理師李姵萱表示,因膠帶使用不當造成的傷害常見的有皮膚脫皮張力性傷害或水泡、皮膚撕裂傷、接觸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皮膚浸潤等,因此根據不同膚質選擇適合的膠帶與正確的使用方式相當重要。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醫療膠帶可大致分為兩種:壓克力膠膠系與矽膠膠系。壓克力膠膠系為市面上最常見的醫療黏膠,包括紙膠帶、不織布膠帶都是使用壓克力膠,具有高固定性的特點,但因為黏性會隨黏貼時間增加,因此常常造成移除時的皮膚損傷;矽膠膠系諸如藍色矽膠帶,則有黏性較溫和、可迅速黏著表面的特點,且隨著時間推移,黏度持續穩定,移除時不會對皮膚產生拉力或傷害角質層,因此適合使用於皮膚脆弱患者,用來固定敷料,然而,過度潮濕的環境會影響其黏性,較重之管路、氣管內管固定則不適合。

除了慎選使用的膠帶外,李姵萱護理師表示,正確的膠帶使用方式也很重要,正確的撕除方式須以手指壓住邊緣皮膚,從角落慢慢撕除,以順毛的方向將膠帶與皮膚呈現180度移除,切忌將膠帶與肌膚呈現90度拉扯。另外如果角質已經受傷又無法避免貼在同一處,可以用無痛保護膜先塗在皮膚受損處代替皮膚角質層後,再貼上固定敷料之膠帶。此外,針對老年人及小孩則建議使用藍色矽膠膠帶;如果病人皮膚過度脆弱,不適合使用膠帶時,又須固定肢體上的敷料時,可考慮使用自黏彈性繃帶。

李護理師提醒民眾,除了慎選醫療膠帶,民眾也需要學習正確的移除技巧,唯有選擇合適的醫療膠帶並以正確方式移除膠帶,才能將皮膚的損傷機率降到最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