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基因缺失致身材矮小 可生長激素治療

中央社/ 2015.05.18 00:00
健康小百科(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18日電)不少家長擔心自己的小孩長不高,醫師指出,因為基因缺失造成的身材矮小症,現在可以生長激素治療,預估可增加5到10公分。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遺傳內分泌科主任王仲興今天指出,門診曾有一名媽媽帶著3歲多的兒子前來求診,在幫小朋友檢查後,原本覺得小朋友與一般矮小兒童並沒有特殊差異,外觀也沒有特殊異常。

王仲興卻同時發現這名媽媽的身材也相當矮小,僅約150公分左右,且前臂明顯短小並有些許變形,呈現「刀叉」狀的前臂與手掌的外觀,他診斷媽媽與小孩應是患有因「SHOX」基因缺失造成所謂的「肢中部畸形身材矮小症」。

王仲興表示,這類病患是因X或Y染色體上的SHOX基因功能缺失所引起的,在原因不明的身材矮小病患中,約2%到3%是由此問題所引起。

王仲興說,這類患者在幼童及青春期前的臨床特徵除了矮小,通常外觀並無明顯異常,之後可能會有手肘外翻、前臂較短且有叉子樣的變型,或下肢彎曲變形且呈現肌肉肥厚的現象。

王仲興認為,由於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在去年通過以生長激素治療因「SHOX」基因缺失所導致的矮小患者,治療準則與透納氏症(X染色體缺失)相似,預估治療效果可增加5到10公分的身高。

王仲興特別提醒父母們,若小孩在3歲以上時,身高與同齡兒童相比在第300分位以下或每年成長速率小於4公分,則要注意是否因內分泌不足或特定疾病所引起,應該儘速求診,以免延遲至生長板癒合,無法進行治療而造成終身的遺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