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吳鳳科大推民俗藝文講座 余建融同學分享神像彩繪

台灣好新聞/ 2015.04.27 00:00
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

正值農曆三月瘋媽祖前夕,為配合台灣民間信仰年度盛事,讓民眾更瞭解傳統藝術-神像彩繪,吳鳳科大圖書館特別舉辦「藝術饗宴•與生活對談」講座,邀請消防系余建融同學分享神像彩繪。余建融同學個性憨厚耿直,生長在聞名全台的北港朝天宮附近。此外,每年農曆三月十九「媽祖繞境」是北港最熱鬧的時節,余建融從小耳濡目染,除了對廟會繞境感興趣,喜歡閱讀神話故事,更在因緣際會下巧遇「全成佛工坊」的林延欣.林延樺兩位師傅,因而拜師習藝,進而接觸彩繪神像這項傳統技藝,他希望自己日後就算是現職師傅,也仍要懷抱著熱情持續學習,四處參觀神像展覽,提升技巧精進與創新,在工藝中修身求道。

少年郎與古老藝術的融合新世界—神像彩繪文化分享,的校園中,臥虎藏龍的高手正等著大家一起來挖掘哦! 在校靜默,輕笑靦腆的消防一B余建融同學,其實是一名神像彩繪師傅。科技發達雖然帶來了便利的生活,但是傳統民俗技藝給予民眾的精神支持,卻是高科技產品所無法取代。神像彩繪工藝博大精深,學習時間漫長又艱辛,一般極少有人願意耐著性子學習,但余建融相信一技在手,除了能養活自己受人尊重,彩繪過程要有耐性,能磨去急躁的性格。

推廣民俗藝文演講,活動當天,余建融現場帶來了小型虎爺模型和上色需要的顏料和畫筆,小技術也有大學問。他表示:神像雕塑過程十分繁複,十幾道工續樣樣馬虎不來;首先在選材方面,有樟木、梧桐、紅豆杉、檀香木等等材質,其中屬樟木最常使用;擇日開斧是以供奉神像的主人之生辰為主,選擇相合無沖煞的良辰吉時,舉行開斧動工儀式;木材劃線則是將神像大致的體態、比例、椅座等規劃於木材上,再細分成立身的七頭身、座身的五頭身;粗胚切割是以電鋸、斧、手鋸和電鑽,刻出大約的身形及服飾;細部修光是用雕刻刀削出細部身形、衣著紋飾、坐椅和基座;開臉則是修出五官、帽型、髮型;砂磨分為首次粗砂磨及二次細沙磨去除刀痕,使金身圓滑平順;入神通常在神像背後預留一個洞與木塞,以便放置「入神物」,而入神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七寶(財富)、香灰(神靈分靈)、五穀(生生不息)」,放置虎頭蜂或是蜈蚣則較為少見;打底是先上底漆,漆上粉底油漆,待乾後再砂磨,重複數次到胚面光滑細緻;瀝線在坯面以細粉混膠水後經粉線管擠出細條,做出衣服上的花紋圖騰,如:龍、鳳、雲海、花草、八寶等吉祥圖紋;按金是在外型上按上金漆,等乾燥後再貼上金箔,故稱「金身」;上色是漆上符合神像之臉色、五官、髮鬢及服裝色彩;最後擇日開光及安座,將神明安於神像並請回家中供奉。

此外,余建融同學為此場演講準備詳盡的簡報,從神像塑畫的選材、擇日開斧,乃至砂磨、打底、瀝線、按金、上色、擇日開光、安座等,均佐以圖片生動地解說。多位來自嘉雲南地區的同學們頗有共鳴,即使不懂此領域的聽眾們也上了寶貴的一課。余同學最後神采奕奕地提及彩繪神像帶給他充實的成就感,當客人出口拜託他這名師傅彩繪時,難掩的喜悅,是一份自信與肯定!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