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爭議法案 加薪四法搞錯方向

yam蕃薯藤新聞/yamnews 2015.04.24 00:00
立法院正在如火如荼討論「加薪四法」,看似政府終於有所行動,然而,今周刊發現,「加薪四法」不僅是看錯病給錯藥,而且還有強烈副作用! 加薪四法搞錯方向 當大家把矛頭指向資本家,卻從來沒人提出證據,代表資本的股東們真的吃掉大部分的餅嗎? 為了追蹤低薪真相,本刊與「參玖參公民平台」合作,委託台灣經濟新報社,解析台灣一千多家上市、上櫃、興櫃公司的盈餘分配資料,要找出「22K」元兇。用數據說話,我們發現傳說中的「貪婪企業家」,在統計證據下原來根本不存在! 揭祕一》低薪問題不在盈餘分配上! 加薪四法,就是因為政府和民眾都認為「企業賺了錢卻不分給員工」。 但從過去十一年的資料發現,台灣上市企業的附加價值總值,從二○○三年的一兆二五八五億元,成長至一三年的二兆二二七三億元,成長約七七%。 而分給員工的總薪(薪資、分紅,以及企業幫員工出的勞、健保費用等),在同一時間,則成長了七三%。也就是說,員工薪資,有跟著企業同步成長。 企業分配給員工的用人費用加權平均比率,一直維持在附加價值的四七.三%左右,相較於股東分配到的平均比率四六.三%,兩者並沒有社會大眾想像得懸殊。 揭祕二》加新四法是鬧劇!在錯誤的基準修法,未來將引起紛爭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在臉書發文指出,雖然成熟期的公司每年營收穩定,但是草創期的公司,可能要先經過虧損期才有盈餘。 同時,產業類別、公司規模,也都影響盈餘結構,「政府是想針對哪一種盈餘結構強制加薪?行政上分得清楚嗎?對於業績起落明顯的公司,這又是另一種外力干擾。」朱敬一指出。 揭祕三》強迫加薪是為難企業!規定固定比例分紅,景氣不好怎麼辦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也認為,薪資停滯很久了,是應該鼓勵企業為員工加薪;然而,企業調整薪資必須衡量永續經營,「景氣好的時候,企業要留本,可是薪資易漲難跌,假如固定比例分紅,甚至讓勞工參與訂定分紅,會讓企業失去彈性,去應對經營上的狀況。」 揭祕四》減稅補貼花的是人民的錢!整體稅收將因此減少,結果還是全民買單 強迫加薪的手段粗糙,而用減稅鼓勵的政策,也缺少考量。針對《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三十六條之二的「加薪減稅」,吳中書表示:「幫勞工加薪是好事,但是以減稅來補貼為員工加薪的企業,造成整體稅收減少,結果還是由全民來承擔。」 「政府想要用政策,去干預企業的薪資水準和獲利分配;但是我們應該去看,低薪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薛明玲說:「追根究柢,台灣的低薪現象,還是國內產業的結構問題。」 揭祕五》產業結構才是問題所在!台灣若持續走代工老路,很容易被替代 「高階主管薪酬與全體平均薪酬差距的擴大,也不是大家所想的『經理把我的餅拿走了』,」薛明玲說。「問題是在,台灣的產業結構,沒有跟上全球頂尖產業。這造成基層勞工的技術水準,相當容易被替代。」 薛明玲強調,對症下藥不是在表面的薪資上做文章:「我們應該思考,台灣的產業化要怎麼走,去發展台灣無法被取代的產業。」 在知識經濟轉型的當下,政府須花心思在教育,以及人才政策未來該要怎麼走,從產業結構方面,打破「22K」的魔咒。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